“小龍叔回來了……來來來,我卸馬車,你快進屋歇歇。”
后面的李俊峰也一樣幫著卸馬車,李龍便把韁繩扔給他們,進了屋里。
李安國和陳興邦看到李龍進來,笑著說:
“小龍啊,剛才我們還說你哩。”
“就是,猜你啥時候回來。”
李建國也笑著說:
“這趟又進山了吧?”
“嗯,進了趟山,給朋友送了一些物資進去。”李龍說道,“山里今年比往年好過一些。過段時間我打算進山住段時間,打打獵啥的。”
“那魚……”李建國有些意外。
“那個簡單啊。”李龍一邊脫大衣一邊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,“我聽老羅叔說過幾天隊里就要民兵訓練了。我們肯定是要參加的,我還想著多弄些子彈哩。”
屋里的幾個都聽著,包括梁月梅。他們也知道李龍有后話。
“到時二哥帶著姐夫、俊山俊峰,拉著以車去石城,裝一馬車魚,分開散攤子賣。其實大哥你要沒啥事去也行,你要去的話,這攤子就交給你,反正你也不參加民兵訓練……”
李龍突然覺得,其實帶頭的是大哥李建國最好。
“那咋算?”李建國倒也沒說答應不答應,繼續問。
他其實是幫著其他人問的。
這時候李俊山和李俊峰也走了進來,聽到李建國說這么一句,都站在了里屋門口。
“好算啊。一袋魚差不多四五十公斤,咱就按均價八毛算,一袋魚能賣三十五到四十塊錢。我這邊收二十八的本錢,剩下賣多少都是散攤子人自己的。”
面對家里這些很近的親戚,李龍并不避諱這么談錢,親兄弟明算賬。和李建國這邊不一樣,李龍是希望能給大哥家里多給錢的,還上一輩子欠下的,還自己前七八年欠下的。
其他人,哪怕是二哥,李龍也能理智對待,最多私底下多給點錢而已。
“就爺幾個?能賣掉不?”李建國繼續發問。
他其實也算是代表著李安國他們在問,他知道他們也不好問。
“民兵訓練的時候就二哥、姐夫和俊山俊峰。訓練完后還要加上大強和永強。我要進山,我就不參與了。”
“魚也不知道好賣不好賣……”陳興邦是有點顧慮的。
李安國沒說話,看向了李龍。李俊峰和李俊山也是一樣。
“我今天早上拉了一車,十袋子魚過去石城賣的。”李龍脫好衣服拉個凳子靠火墻坐下來說道:
“十袋子魚,不到三個小時賣完了。剛開始賣的慢,現在冬天,市場那里太早了沒多少人。我是瞅準有長途客車過來就吆喝,那人聽到就過來。咱這魚看著漂亮,要的人就多。”
聽李龍自己一個人一上午就賣了十袋子魚,在場的人眼睛都睜大了。
“那你大哥也去。”梁月梅直接開口,“在家里閑著也是閑著。”
“那豬咋辦?”李建國有點猶豫。
“我喂啊。幾頭豬我還喂不過來了?”梁月梅一副你小看我的表情,“冬天又沒啥其他事情。”
冬天事情的確不多,再加上現在院子里有壓井,算是把一項非常重的工作給省掉了。剩下的就是做飯、喂豬,這些活對于這年代的農村婦女來說,真不是啥事兒。
男人能掙錢,有掙錢的道兒,女人是不會干涉而且會鼓勵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