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行,到時我也去。”李建國點點頭。
“那就好。那大哥,這事就交給你了。”李龍笑著說,“其實人越多越好,我聽那邊一個開奶茶館的小伙子說,前段時間老街市場里還是有搗亂的,管理的人抓了一批。不過據說也就關幾天就放了,你們去多點人,能鎮得住。”
“嗯。”一聽這個,李建國神情凝重起來,反倒是李俊峰在門口笑著說,“那怕啥?咱一起的,都是青壯,帶幾個棒子,怕誰?”
李龍沒多說話,他知道李建國自有辦法。
李龍甚至在想,到時把自己那把五六半交給李建國,讓李建國藏好就行了。到時不說用,起個威懾的作用還是可以的。畢竟李建國在這邊多年,什么時候該用槍還是明白的。
這事就這么定了下來。
“我們先從老馬號那里開始,把魚拉到石城去。早點走,等到石城太陽也起來了,到時賣魚也快。”李建國既然決定要去,就開始計劃起來:
“明天先拉一趟試一試。到時有啥情況再調整。”
大院子顧曉霞一個人在住,李建國知道這些人過去肯定是不方便的,那就先從這邊拉著開始吧。
“那大哥,我把大院子鑰匙給你一把,這邊魚拉完了就去那邊拉。”李龍說道,“曉霞白天基本上都是在上班,中午我給她找了個吃飯的地方,也不咋回去。”
“嗯,行。”李建國點點頭。
賣魚的話就還得配一些東西,每個一個桿秤,這個李龍給配上了。反正也不貴,十幾塊錢。用完就先放著。如果后面證明桿子是紅木的,那還賺了哩。
接下來零零碎碎又商量一些其他事情,梁月梅這邊就已經把飯做好了。
苞谷面發糕,咸菜炒肉,大米稀飯。
飯做的多,這么多人桌子上也坐不下,李龍就和俊山俊峰去閑房子那邊吃。
“小龍叔,你啥時候去山里打獵?”李俊峰顯然是對打獵很感興趣,“俺能跟著去嗎?”
“等我們民兵訓練完,年前吧,年前你們魚也賣差不多了,沒啥事,等我找到到地方,到時帶你們去圍獵野豬。”李龍夸下海口,“也不知道能不能多整幾枝槍——對了,你們在老家打沒打過槍?”
“那肯定打過。”李俊峰一拍胸脯,“年年訓練啊,不過說實話,訓練歸訓練,打得不準。俺那邊不像你這何(方言,這里),組織練得少,后面這幾年就走個樣子了。”
李龍明白了。到時打歸打,讓李俊峰他們在邊上協助就行了。槍這玩意兒,還是掌握在靠譜的人手里比較好。
第二天天亮,正常吃過早飯,李建國套著馬車來到老馬號,李安國他們也吃過了飯,開始搬院子外面的那些魚,裝車。
還有兩屋子魚,因為在房子里放著,這么冷的天自然不擔心壞掉,放在屋子里面也不擔心被老鼠咬掉,反倒是堆在外面的魚還是盡快賣掉比較好。
民兵訓練還有幾天,今天李龍就跟著一起去石城賣魚。他往馬車底下塞了幾根木頭棍子,等車裝滿后,李建國牽著韁繩在前面走,他們幾個就在后面跟著。
李龍雖然有自行車,但這么多人就他一個人騎車也不好,所以沒騎。槍也沒帶——六個青壯一起,如果還帶槍,那真就有點過份了。
一個多小時后,到了縣里,李龍讓李建國他們先往石城去,自己帶著李俊山和李俊峰去供銷社買了六個桿秤,又扯了一長卷塑料布,分成六片,裝包里提著快速趕上了馬車。
等馬車到石城的時候,太陽已經升起一桿高了。
老街這里人流開始多了起來,攤位也不太好找了。
“大哥,把馬車停到那里。”李龍指了指三岔口邊上一個偏點兒的地方說,“咱們分開一人支一攤子。自己找地方擺上,這里管理費收的不多,一個攤子也就幾毛錢。昨天我用馬車邊上賣才一塊,咱們也別逃費,直接交。現在各背一袋魚去找地方吧。”
李龍上前就要找地方,李建國擺手說:
“你不用,今天我去擺擺看。這賣魚我熟啊,讓他們看我哩。”
李龍拗不過大哥,就讓李建國背著一口袋魚,提著秤和塑料布找了一個空攤位就走了過去。
開始了。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