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片簡直是兔子窩!
李龍也有猜測,應該是昨天那幾個隊里的年輕人撬兔子的動靜太大,把紅柳灘里的兔子都趕到這里來了,再加上這一片草比較多,兔子自然也就多了。
不過兔子多了,食肉動物也多。十七只半是看到的,還有兩個套子上的兔子吃的就剩下條腿,也不知道是狐貍還是其他動物。
十七只兔子可不少,楊永強笑著說:
“幸虧我帶著袋子,不然的話咱們還不好往回拿哩!”
十七只兔子,李龍的意思是每個人帶回去兩只,剩下的留著賣,楊永強和陶大強的意思是都拿去賣,賣不掉再拿回來吃。李龍就一人分了一個,剩下的就存在馬號里,等著拿去出售。
接下來的兩天,李龍和陶大強、楊永強他們運氣倒是不錯,每天能搞到三四十公斤魚。
梁家三兄弟的收獲也變多了,李龍猜測應該是大雪把冰上蘆葦蕩里可能的通氣孔給堵了,雪厚,空氣下不去,那砸開的冰窟窿就成了魚尋找氧氣必然途徑。
不光魚多,也有大貨,李龍這邊看著光兩公斤以上的魚就有二三十條,鯉魚和草魚居多,五道黑少了一些。
他挑出五條個頭比較均勻的鯉魚,打算等去出售的時候拿到大肉食堂去。
既然答應了鐘經理,那就得說話算數。
下完大雪的第三天下午,從小海子回來,李龍去了李建國那里,把七十六號牽上,套著馬車拉到了馬號。
他們打算第二天一大早就去石城賣魚。
這幾天積累下來的魚有兩百多公斤,加上又下了一次兔子套,合計有二十四只兔子,也不少了。
第二天一早,天還沒亮,李龍就套好馬車,把一袋袋魚往車上裝。
他這邊才開始,陶大強和楊永強兩個就趕了過來。
兩個人都穿著棉大衣,戴著棉帽子,很厚實。看李龍開干,他們也一起,把東西都搬上車,又往車里放了兩捆草后,老羅叔也把簡單的早飯做好了。
苞谷面糊糊,香豆花卷,炒咸菜。
吃過后,李龍又從屋子里找三根棍子放車里,想了想,他又把五六半拿出來,壓滿子彈,關上保險裝到槍套里,塞到馬車的魚袋子下面,然后三個人一起趕著馬車往石城去。
從村里到鄉里的路上雪還沒有完全被壓平,只有一人行的印子,馬車壓在厚厚的雪上,發出吱吱吱的聲音。七十六號也很用勁,李龍他們也沒坐在車上,直接跟在邊上,一直到鄉里往縣里拐的時候,路況才好起來,路面雪壓的瓷實,平滑。
“來,咱們上車,等到縣里,買包子吃。”
路上用了一個多小時到縣里,太陽這時候才露出地平線,他們去大肉食堂買包子,李龍順便要把那些魚給鐘經理。
鐘經理還沒在,李龍便把五條鯉魚留在了食堂,讓服務員給打了個收條。
三個人吃著包子往石城進發,路上偶爾能碰到來回的卡車和客車。
“龍哥,你說咱這魚能賣掉嗎?”楊永強還是有點擔心,畢竟現在和以前不一樣。
“能,肯定能。”李龍很有信心,市場只會越來越大,畢竟人是越來越多,而且臨近過年,存東西過年都成習慣了,哪怕再過三四十年,無論城市農村,快到過年的時候還有囤貨的習慣。
但實際上到那個時候,大型超市、飯店都是不放假的,想吃什么隨時都能買到,年輕人已經沒有了囤貨的習慣,但老一輩還在堅持。
所以這時候賣魚、肉之類的,基本上是不會有滯銷現象。
畢竟現在去肉鋪買肉還需要肉票,誰家的票也不會很多。但在市場里買魚就不需要了,這買賣誰都能算得清。
過了瑪河大橋,經過卡點,再走過一段兩邊有白楊樹的公路,然后就到了石城的城區。
等到老街的時候,這里已經很熱鬧了。李龍掃了一圈,發現想要在里面找個合適的攤位挺難,便對陶大強和楊永強說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