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龍往回走的時候,就在想著王師傅的話。
現在國家的政策鼓勵大家富起來,從允許擺攤賣東西開始,后面會陸續開放一些私營企業的準入制度。他隱約記得第一家工商登記的私營企業在南方早就已經營業了,但在西北這邊,還需要一個過程。
不過過完年的夏天肯定是可以搞的。李龍覺得到時可以試一試,當然,管理人員、技術人員都需要尋找和培養,他自己是做不來的。
第二天李龍再次來到修理廠,看到那里放著三個手持式點播器,按他的說法做的,基本上沒什么問題,只是用的材料,比如鋼管有點銹,彈簧也是二手的。
但能有就不錯了,畢竟現在不是后世,后世人做機械制品,網上一搜,各種零件幾乎都能搜到,自己手工搓一個都沒問題。
但現在各種物資都比較缺,有二手的替換已經不錯了。
“看看,這下面的銷子是調節種子下掉數量的,這手上的提把一提,那種子就進土里了。這尖錐我專門打磨過,往地里鉆容易的很,弄完腳一踩或者把這玩意兒別一下,土就把種子給蓋住了,還真是方便。”
王師傅給李龍講解著。盡管他不怎么種地,但看著這玩意兒也覺得挺不錯。
三個都試了試,除了彈簧的力道略大,捏把手機關的時候需要用點力,其他方面都沒問題。
李龍把剩下的錢付了之后,說道:
“王師傅的手藝不錯,后面有需要的時候我還要過來做東西。”
“行。”王師傅接過錢,開心的笑著。
除了鋼管,其他東西都是邊角料。那鋼管就算是算在料里,最多也不過五毛錢,多出來的可都是自己賺的。
這來錢真快啊!
如果天天有這樣的生意,那自己在這修理廠呆著也不是不行……
想想又搖了搖頭。這樣的生意十天半個月不定能來一回,還是想著去農機站吧。那里至少是旱澇保收,這里呆著后面說不定就發不出工資了。
李龍把三個點播器拿著夾在自行車后座上,騎著就回了家。
在他看來,三個夠用了。至于后面怎么搞,以后再說。畢竟時間還長,沒必要爭在這一時。
回到李家,李龍打算把三個點播器放到閑房子,李建國喂完豬回來,看著李龍拿著的點播器,比較好奇,李龍就遞過去一個:
“大哥,看看這個行不行。”
“我看看。”李建國接過來一個,只是一打量就知道怎么用了,一來李龍以前講過,二來這玩意兒本身就比較好上手,沒有那么多花貍狐哨的東西,一看就能看明白。
“嗯,上面倒種子,下面扎到土里,一捏這把手,那種子就掉到了扎出來的坑里,不錯不錯,不用彎腰了,提起來腳一抹就把坑給填了。這比不上播種機,但比人手種的可快!行咧行咧。”
“到時試試就行了。這種菜也行,這下面的銷子撥一下,往上是落子多,往下是落子少,”李龍又給解釋了一下,“像打瓜子落子的時候就稍微多一些,這樣等出來后好定苗。”
“嗯,好。”李建國點點頭,李龍便把點播器接過去,提著進了閑房子。
接下來幾天,家家戶戶準備過年的事情,有忍不住的小孩已經零零星星開始放鞭炮了。
這時候北疆這邊還沒賣散炮的。家里有點閑錢的,就是買那種一塊錢一百響的小鞭炮,拆散了給孩子們放。那玩意兒里面裝藥少,哪怕在小孩手里炸一下也不會傷著人,最多麻一下手。而且現在的小孩沒那么多惡作劇的,不會往有人的地方或者草垛那里扔——李龍上一世在短視頻和其他平臺上看過許多說小時候點了草垛的,他在隊里從來沒有發現,哪怕是夏天麥場上那么多麥草垛,也沒看到過有小孩會去點草垛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