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龍點點頭,說道:
“我這回弄回來不少果樹苗子,這邊種一些,我前面的院子種一些。棗、蘋果、桃子啥都有。”
“那可好,等秋天可以吃果子了。”菜地里幾個人都笑著說。
“種前面院子,你要經常不在的話,會不會被偷?”陳興邦擔心的問。
“應該不會吧?”李龍也不敢保證。大人應該是不會過來偷,但難保小孩,畢竟果樹在這時候是稀罕物,小孩想要在自己家里種果樹也很正常。
“沒事,我經常去看著就行。”杜春芳很積極的說,“反正也沒啥事,等你們那邊安置好了,我和你老爹就過去照顧你們的菜地。”
這是個好辦法。李龍他們經常不在院子,有二老照看,院子里的菜啊果樹什么的,都能正常生長。
李龍設計房子的時候也有二老住的地方,只是目前來看,李青俠和杜春芳并不打算住在前面的新院子。
擇日不如撞日,李龍干脆就把果樹取下來,分成三份,兩份多些一份少一些。多些的就在這邊兩個院子種,少點兒的就交給顧博遠了。
果樹栽好也快到中午,李龍去廚房做飯,陳興邦跟了過來。
“小龍,二哥他們在那邊還好吧。”
“嗯,現在二哥和俊山都是大工,雖然是臨時工,但一天一塊三,不錯了。據說這次招人怪多哩,應該能入編吧。”李龍一邊切菜一邊說道,“過不多久應該就知道了。”
“我這兩天也想好了,我打算去石城弄個攤子擺上。”陳興邦說道,“當工人穩定,不過掙錢太少了。這兩天我去縣里看了看,又去石城看了看,老街那邊的攤主,一個人一天弄好了,能掙上工人半個月到一個月的工資哩。”
這是事實,最早致富的其實就是這個時候抓住商機的販子們。他們從農村或其他城市低價買來各種物資,在老街擺攤賣出去,可以賺很多。畢竟老街這個人流集散地,也已經在變成貨物的集散地。
陳興邦選的地方是沒錯的。
“行啊,過兩天我去那邊租個院子,到時你住那邊擺攤會好一些。姐夫,你打算賣啥?”
“肉,賣肉。”陳興邦早就想好了,“弄些牛羊肉過來賣,最好是活的,邊宰邊賣。”
李龍想起來,陳興邦過年前殺豬的手法很熟練的,看來這方面應該是練過。
“這邊人生活都怪好的,吃肉的人不少。”陳興邦繼續說道,“我覺得賣肉應該不會虧。就跟先前賣魚一樣,買的人不會少。現在的食品廠供應的肉都給那些公家單位了,老百姓吃肉就得去市場買,從鄉下、山里收到便宜牛羊去老街宰了賣,能掙不少哩。”
李龍點點頭,這相當于是自己當初集中拉羊去糖廠賣的翻版,只不過自己賣的是批發,陳興邦賣的是零售。相比較而言,零售更掙錢,只是周期比較長。
“那過幾天我去山里,姐夫你跟著我一塊過去吧。到時先買幾只羊回來試試手。”
“行啊。”陳興邦其實等的就是李龍的這句話。現在這時節,農村的豬才開始喂,肯定是收不到好豬的,鄉村里的羊雖然也有,但肯定不便宜。李龍以前在山里收過羊這個陳興邦知道,而且收購的便宜,所以他打的就是這個主意。
李建國和梁月梅回來的時候,飯已經快做好了。他們看到拖拉機就知道李龍回來了,李建國下車就問李龍關于李安國他們在那邊的情況。
等聽李龍說完,李建國也算是放下了心。他說道:
“吃過飯你去馬號那邊,你二嫂他們還不清楚情況,你得給他們說一下,對了,還有永強家里,吃過飯我去給楊華說說,免得他也擔心。”
“都是我去說吧。”李龍說道,“不費多少時間,我說得清楚一些。”
“也行。”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