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月梅其實去年一年還比一比,今年就沒比的心性了。小叔子能掙錢,連帶著自己家里生活一下子就到了全村的頭一份,沒有能夠比肩的。
自己的丈夫能種地,心氣也高,還能養豬,還得了鄉里的榮譽,這就足夠她在其他女人那里挺著胸脯大聲說話自信辦事了。
婆婆偏疼小叔子很正常,畢竟有那么一大段時間沒照顧上。但李龍卻對自己的這個家更關注,雖然現在成家了,但人的心性不會那么快的改變。
明明現在山里也有急事情,李龍還是要堅持先把這邊的打瓜種完再走,就這一點,就讓梁月梅知道,李龍還是那個李龍,不會因為結婚了,就和他大哥,就和這個家生分。
幾個人一個人一塊干饃,就著茶水在那里硬啃。李龍后悔沒搞點榨菜紅豆腐啥的過來,哪怕帶碗咸韭菜也不錯。
不過在這里也沒那么多講究,嘴里咯咯嘣嘣的把干饃嚼完,喝一口茶水潤潤嗓子,然后繼續干活。
圍觀的人早就散去,他們只是看個新鮮。打瓜從播種到收獲得有四五個月時間,急不來,也不用急。等結了瓜了,想吃了過來就行。想來李家人也不會拒絕。
四月初的太陽還不是很毒,不過李龍頭上已經見汗,倒沒感覺有什么累,畢竟這一年來他經歷的許多事情,干的許多活比這個累多了。偶爾體驗一把種地的生活也不錯。至少讓自己不至于忘本。
李龍他們干完活,開著拖拉機回到家的時候,陳麗蓉已經等得有點著急了。
李雪蘋、李雪琴兩個小孩已經吃過飯,不想在家里休息,手拉著手去學前班了。雖然現在學前班下午還沒開課,但那里已經聚攏了幾個小孩在玩,她們很快就加入了進去。
兩個小孩已經慢慢在改說疆味普通話,小孩子學習語言快的多,她們融入到這個環境也快的多。甚至于在母親的只言片語中聽說以后可能會去城里上學,她們都有不情愿的想法。
畢竟這里多好玩啊,也沒人鄙視欺負她們,作為外來者,她們還受到不一樣的禮遇。
聽著拖拉機的聲音,看到拖拉機在道路盡頭拐過來,陳麗蓉松了口氣,招了招手后趕緊回到屋里,開始把飯端出來。
她不太會用鍋燜米飯,中午蒸的饅頭,炒的菜,打的湯。
拖拉機開進院子,熄火后李龍下來,到后面扶著老爹老娘下來,這邊陳麗蓉已經打好了水放好了毛巾讓幾個人洗洗。
春天到地里干活,難免一身灰土,到秋天收獲的時候身上就會帶著一些葉子或者蟲子,這都是習慣了。
拍打完身上的灰土,痛痛快快的洗了洗,然后吃飯。餓壞了,這時候就是狼吞虎咽,包括杜春芳都是在大口吃飯。
李龍想著以后還是少讓老娘干這樣的活吧。老娘一生活動量少,飯量少,反倒活到九十多,看著一直就是病病歪歪的樣子,但其實一直也沒啥大病。
現在給改了生活習慣,是不是不太好?
腦海里胡思亂想著,李龍很快吃完。
“地里大活沒有了,小龍啊,你不是到山里還要辦事嘛,去吧。”李建國吃飯的時候說道,“偶爾回來一趟就好。”
“對,曉霞在縣里,你們兩個別搞得跟分居一樣。”梁月梅也邊吃邊說道,“結婚了和沒結婚不一樣,能在一塊就別分開。就算要到山里干活,你有拖拉機,隔幾天回來一趟,兩個人交流交流,過日子嘛,特別是剛結婚,一個東一個西不像話。”
李龍深以為然。
吃過飯,開著給拖拉機里加了水,添了油,又看看其他需要處理的弄完,把家門鑰匙交給了老娘,李龍把五六半自動步槍放車斗子里藏好,又帶了一些換洗的衣服,開著拖拉機就往縣里趕去。
雖然給陳興邦說的是后天走,他可以現在去到縣里,明天采購糧食之類的,順便去牧業隊看看哈里木他們的孩子,后天就可以進山了。
嗯,就這么辦了。
拖拉機開得飛快,五檔跑得很輕松。拖拉機似乎也能感覺到李龍迫切的心情,突突突的聲音,輕煙都不冒的飛奔向前,一路上人不多,就算有人,老遠聽到拖拉機的聲音也都避開到了路邊,然后好奇的看著拖拉機。
全鄉現在有私人拖拉機的不會超過十個,還是挺希罕的。
一路開到縣里,李龍看時間還早,便去了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