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隊長,是不是編抬把子的事情?”
“就知道你能猜出來。你就給個明話,今年還有沒有這個活?”
“應該還能弄到,還得等等看。”李龍也不會把話說死,“有也到月底了。”
“有就好。”許成軍說,“今年先提前說好,這事我占一個名額。”
“啥?”李龍愣了一下,“隊長,不是吧?你也過去?你過去編抬把子?那不能吧?隊里咋弄?”
“有啥不能弄的?現在隊里播種的活基本上弄完了。接下來就是除草施肥澆水,這活沒那么麻煩,各家誰都能干。現在算是才開春,等秋收還要好幾個月,娃娃上學,家里添置東西,我家里也要用錢,這當隊長又沒啥錢,我不掙錢,家里咋弄?”
許成軍說的可憐,但李龍可是一個字都不信。
四小隊能一直發展到后來,有得天獨厚的條件,地方大、資源多。但要說和許成軍沒關系,那真就不可能。打個最簡單的比方,后世全鄉第一個把整村土地搞滴灌示范的就是四小隊,這工程是自治區的扶持工程,自治區直接撥款一千六百萬進行改造,不需要各家各戶掏一分錢。
后續其他村里改造,各家戶多多少少是掏了一些錢的。
這個工程是許成軍要下來的,不管人家怎么把這工程弄到,從中又得到什么好處,這個村里沒人管,大家至少記得他的好處。沒有他的話,這個工程落不到四小隊頭上。
滴灌有了,棉花的最高產量一下子從兩三百公斤翻到了五六百公斤,產量上去了,農戶才開始掙錢——那兩年真是野蠻掙錢。
當然,后續就被限制了,不讓所有的土地種棉花,必須保證種一定的糧食,把私自開鉆的機井拔掉,給水量減少……
后話不提。
當然,許成軍當了這么多年的村主任,要說落下好處那肯定的,人不為已天誅地滅,大家也沒覺得他是個圣人。滴灌一開始,他就讓自己的侄子開了個滴灌帶廠,先人一步,有了先機,這廠子閉眼收錢。
可惜后來競爭太大,加上沒守住錢,最后不太好。
后話后話。
但至少許成軍把自己說的那么慘,李龍是不相信的。在這個位置上,雖然這時候還沒啥工資,但補助是肯定有的,加上承包地得來的那么多承包費,上交一部分,隊里肯定還要留一部分的。
“隊長,你就實話說吧,你這么一說我就怪害怕哩。你都該喊窮了,那隊里誰家還能富起來?”李龍不吃這一套,笑著說道,“話放到這里,如果有活的話我肯定還是給咱們隊里人干。”
“夠意思。”許成軍笑著說道,“既然你看不上我、不要我,那我也沒辦法,我給你推幾個人你看咋樣?”
“那你說。”
今年的情況其實雙方都知道,包產到戶之后,村兩委的作用就沒以前那么明顯了。更多的是以輔助和服務以及上下溝通的形式存在。村民自己種地掙錢,賣糧交公糧也是自己去糧食局,那么像李龍搞這樣編抬把子的活,就完全可以把村委給繞過去。
去年每個抬把子村委要抽錢,大掃把也是。今年李龍完全可以不經過村委直接招募村民,像去年扎葦把子一樣,這樣他和村民落下的錢更多。
兩個人都清楚,那么許成軍來的目的就有點不好說。
李龍原打算想著掙一筆錢,可以適當的給村里捐建點東西,但既然許成軍過來了,那就看他提的條件了。
帶幾個人自然沒啥問題,但如果像去年許建軍那樣,那李龍不會答應。他找人干活掙錢,不是要找個活爹供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