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收割小麥的間隙,李龍去看了那個院子,感覺還不錯,主要是門面房收拾的挺好,原來應該就是賣貨的,只需要簡單的布置一下,就能用了。
院子整體價格是四百五十塊錢。雖然比楊大姐那個院子小,但位置不錯,加上現在縣里的院子價格的確是在漲,所以算算也不錯,李龍就買了下來。
房主家在縣里是有兩套院子的,家中有事,所以出售一套,里面一些東西會搬走,李龍倒是覺得都搬走也挺好,他去下面大隊收割麥子的時候,路過鄉里的木器廠,讓打制一套家具。
小院子經常住人,基本上不需要整修。但家具什么的人家要拿走,這也正常,所以要補充進去。
顧家在隊上的那個院子肯定也是要保留的,李龍也沒想著讓顧博遠把那里的家具搬過來,一來不合用,二來也沒必要。
那院子里的家具也算是顧博遠一點點攢起來的,五花八門的都有,和李建國家的差不多,八仙桌和凳子都不是配套的。
不光要打家具,還要打一些柜子作為商店里擺設用。這個李龍見過的多了,自然也是很輕易的就給設計出樣子來。
眼下沒空去山里拉木頭,反正木匠房這里有木頭,連工帶料讓他們做,他們還挺開心。
做完拉到那邊的院子里布置好,接下來就是申請執照之類的事情。
眼下這一類的工作其實挺好做,顧曉霞沒那么忙,事情就交給她,有公家的身份在,有些事情就比較好辦,李龍這邊也找了李向前,然后扯出在工商部門的朋友來,這執照就很容易的辦下來。
接下來就是進貨。
既然想要比縣農資公司的價格要低,那就不能從縣里進貨,最好是直接從烏城、油城進貨,這樣的才能得到低價。
這一點急不來。
李龍原本是打算收割小麥告一段落的時候把這事情解決掉,但顧博遠知道這邊已經選好門面后,他干脆就來到了縣里,自己做主要把這事擔起來。
“后面既然是我來看店,那進貨的事情就是我來搞。要啥事情都是你們辦,我就當個門神不就行了?”顧博遠不知道是被李龍和顧曉霞給刺激著有了動力,還是真打算活動活動,然后就帶著一筆錢去了烏城。
兩天后從烏城回來,帶著一批種子和農藥回來,還有烏城農業廳下屬的種子公司的授權。
接下來,顧博遠又跑了一趟烏城,這時候北疆化肥廠成立十多年,生產合成氨、尿素、硝酸銨等肥料,一般情況下都是賣給國營部門。
顧博遠不知道用什么辦法,去了之后,還真給弄回來十來噸化肥。
雖然運費不低,但總的價格比縣里的低不少。
這些東西到齊,找了個好日子,直接就開業了。
沒有給村里人說,開業也是平平淡淡。按李龍的說法是要好好的給宣傳一下的,顧博遠還是有顧慮,擔心政策會有變化,所以還是別宣傳的好。
農資商店的大招牌干脆就是弄了一個大木頭板子,刷了白漆,用藍色顏料寫了農資商店四個大字,非常的樸實。
然后第一天就有客人過來買農藥,雖然只是一瓶農藥,倒也讓顧博遠挺激動的。
這就算開張了。
李龍繼續收割麥子,一直把這個麥季基本上割完。
最后割的是最西面大隊的麥子,這邊不光種麥子還種水稻。地主人家在割完麥后還問李龍,后面等水稻熟了之后能不能過來割稻子。
李龍看著那一畦一畦的稻田搖搖頭說:
“割是能割,但這樣割起來太費勁了。這么一畦子兩三畝地,如果梗子不挖開,我這拖拉機也不好進出。”
作為備選可以,但真要去割,李龍可能會拒絕,除非把梗子挖開。
但這又是一個較大的工程。
李龍不耐煩接這種小活,沒把話說死,然后就開著拖拉機回去了。
回到了大院里。
顧曉霞不在,李龍簡單收拾一下,然后就是盤點。
因為麥收季過去了。現在縣里已經有人趕著驢車馬車或者開著拖拉機往糧食局交公糧了。
小本子沒有塑料皮子,天天裝在身上,時不時的要掏出來,所以皮子已經磨毛卷邊。
從頭一天記賬,陶大強家的地開始,每天都有總結,或一百畝,或九十畝。
最多的一天是大前天,從早到晚割了一百四十畝,回到大院的時候星星都能看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