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少的一天還是在隊里的時候,一天割不到八十畝。
隔十天一匯總,一共割了二十七天,合計二千九百四十五畝。
其中有三百二十畝是收的糧食,用麥子抵的,李龍把麥子要回來后給了大哥那里。
剩下的兩千六百二十五畝收的是錢,合計五千二百五十塊錢。
一臺拖拉機到手。
支出方面,主要是做家具的八十塊錢。院子的錢是顧曉霞用他那些錢出來,包括顧博遠提貨的錢,也是顧曉霞從她存的錢里拿出來的。
掙了錢,麥季也結束了,李龍并不是很開心,主要還是累。
比在山里收貝母要累太多了。
但其實在大家眼里,這活是真的賺錢。
李龍打算明年再訂購一臺收割機。今年到最后,其他鄉里也有人過來參觀,主要還是姜至瑜寫的稿子上了州報,有了報紙的宣傳,不少種糧大戶都想過來看看收割機收割的情況。
只是因為有點晚了,所以沒來得及。
想來明年應該會有人買收割機,也會有其他鄉的人來找李龍收割小麥。
畢竟拖拉機這大件不是人人能買得起的。
接下來李龍要休息幾天,這段時間早晚割麥,雖然戴著草帽還有面巾,但實實在在的辛苦壞了。
顧曉霞也心疼他,每天早起給他做早飯,晚上也是早早回來。李龍是好好的在家里休息了幾天。
年輕人緩得快,三五天功夫,李龍就又閑不住了。
顧曉霞白天去教育局上班,他開著拖拉機去了一趟下野地,拉了一車西瓜回來。
這一車西瓜大院放了一些,顧博遠的農資店放了一些,楊大姐那里放了一些,然后拉著去了牧業隊,給哈里木和玉山江兩家放了一些。
剩下的就都都拉著放回到了隊里大哥家。
等再開著拖拉機回到大院,下午顧曉霞回來的時候,李龍就和她商量起來。
“明天我打算進一趟山里。”
“打獵,還是干啥?”顧曉霞有些疑問。
“不是,哈里木玉山江他們從夏牧場回來了,在山里打草。他們打草的地方我去過,拖拉機能上去,我帶著收割機直接幫他們把草割了。”
“好。”顧曉霞沒有反對。自家丈夫和山里牧民的關系非常好這一點顧曉霞明白。
這幾天李龍也緩了過來,所以她也不擔心。
李龍倒是想著在家里就這么混吃等死,像王朔寫的空中小姐里那位主角被空中小姐養著一樣胖起來。
但是不能。
有許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,一件接著一件。只是今年冬天,他不打算再像去年那么干了。要好好休息。
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,到了冬天就要藏著。以前是不得已,現在是有條件了,干嘛還那么辛苦?
當然,也不敢說死。
李龍和顧曉霞把這事說完,便開始準備。
槍,子彈。挎包,火柴。化肥袋,收割機。干糧,還有油桶。等等。
第二天,顧曉霞去上班,李龍去了顧博遠的農資商店,和顧博遠說了一聲,便開著拖拉機,往山里而去。
顧博遠在小院里吃早晚飯。中午飯騎著自行車去楊大姐那里吃。一開始他還有些不適應,不過過幾天就習慣了。
李龍開著拖拉機,路過一個大車拉著的西瓜攤跟前,買了兩麻袋西瓜,然后又突突突往山里而去。
當初在做收割機的時候,他就想過了收割機的用途——其實是可以在山里打草的。
哈里木他們打草的地方李龍是知道的。畢竟釤鐮都是自己給他們搞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