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曉燕知道自己這回來對了,把這些事情記錄的很詳細。現在不少人知道李龍是民族團結的模范,知道李龍給人修了房子打了井,但更詳細的事情并不清楚。
眼下自己掌握的,算是第一手資料吧?就李龍給牧民們送收音機,讓他們了解國家大事和黨的好政策,只此一項,就足夠當個實實在在的模范了。
陸續有牧民回來,馬曉燕采訪的對象也多了起來,這時候塔利哈爾和白山拜才有空繼續開剝狍鹿子。
中間李龍不停的給解釋,讓馬曉燕給趕到一邊去。
他明確說了,收音機不是送的,是和牧民用東西換的,別聽他們說的,他們給了自己皮子、鹿角之類的東西,是實打實的換的。
那些糧食補給包括膠鞋也是換的,自己沒有送,自己沒那么高尚。
馬曉燕當然不聽了,她聽牧民的。
而且這年代寫模范是真的喜歡把人往高大全的方面塑造,感覺跟個圣人一樣。
牧民們描述的李龍在馬曉燕看來就是這樣子的。
多好的模范人物啊,都不需要自己藝術加工,各方面都符合條件!
就只有李龍在一邊生悶氣。
模范好當嗎?
好當。
有了模范的招牌,辦事會很方便,各單位都會大開方便之門。
但模范不好的地方也很多,你既然是模范了,那你是不是就得大公無私一些?別人對你的要求也會提高,你身上就不能有污點什么的。
污點什么的李龍倒也不怕,他也沒打算一妻二妾搞后宮。現在國家搞經濟發展鼓勵致富,他賺錢也都是合情合法的。但人嘛,都不喜歡被放在放大鏡下讓大家觀看。
仇富的情緒什么時候都有,紅眼病自古以來就沒根治過,所以他可不想當出頭的椽子,雖然已經當了。
但總不能當最長的那根嘛。
可惜馬曉燕不理會,她還就喜歡這個調高。牧民們越夸李龍,她記錄的越開心。
李龍聽著就聽不下去了,看時間不早,便打斷了采訪:
“馬干事,時間不早了,咱們去拍打草的照片吧?拍完后你們也該回縣里去了。”
馬曉燕采訪的正熱鬧的,素材是記了不少,但她感覺還沒夠啊,因此李龍的提議被她給否了:
“哈里木和玉山江兩個人沒回來,這采訪還不能停。這邊我正收集素材,你別急,我和領導說的是兩天,大不了今天晚上我們在山里住一晚上,明天再打草也可以。”
“住一晚上,這山里條件可是很艱苦的,”李龍聽著嚇了一跳,兩個女孩在山里住一晚上?這玩意兒不開玩笑嗎?
李龍頭大,馬曉燕卻并沒有感覺有什么不妥。作為宣傳部門的干事,經常到鄉村里去采訪搞宣教工作,住在鄉下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眼下不過是把鄉下變成了山里,她看著李龍一臉的難色,便問道:
“李龍同志,你們在哪里住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