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去我家去我家,我家孩子昨天在地里套了兩只兔子,正好吃兔子肉……”
“那兔子肉有啥好吃的?瘦不拉嘰的,還都是骨頭,我家宰雞!”
……
為了招待李龍,竟然吵起來了!
李龍急忙舉手說道:
“大家別吵,我看這樣行不行,我出錢,咱們買兩只雞,誰家地方大廚藝好去誰家吃,我和諸位也沒一起聊聊,正好邊吃邊聊,加深一下感情……”
“不行,那哪兒行?”隊長直接就給否掉了,“哪能讓你出錢?孟連長,你家院子大,就去你家了。我提一只雞,劉會計提一只雞,你老婆手藝好,讓她做,我媳婦過去幫忙,怎么樣?”
“行。”孟連長自然沒意見。
“那我出酒,家里有兩瓶古城,我呆會兒提過去。”
“好好,早就饞你那瓶子酒了,要不是李龍同志來,你還不拿出來呢。”
這么七嘴八舌就把事情定了。隊長打開麥克風,大喇叭開始宣布今天就可以送大掃把到部隊來。
接下來他讓民兵連長在這里主持,他得回家抓雞。
這年頭家家戶戶養的雞不少。一來給孩子老人補充營養,二來經常會有人到鄉下來收雞蛋,一個幾分錢。養雞多的一天能收七八十來個蛋,攢一筐,賣掉一次,差不多一個月家里零用錢夠了。
所以親戚來了宰個雞是正常的,清水河鄉又靠近山區,邊上就是河,水多草就多,整治雞食還是挺方便的。
大喇叭一宣布,沒幾分鐘就有人推著架子車過來送大掃把。這邊孟連長和李龍兩個人嚴格檢查,要說大家還真就熱情高漲,而且重視程度非常高。
這一撥七八個人拉來的五十五把掃把,竟然一把不合格的都沒有!
李龍很高興啊。
隊長回來,讓孟連長回去,孟連長問清楚隊長已經把雞送過去,她媳婦也過去幫忙了,便說道:
“我回去干啥?在這里幫著李龍同志檢查掃把才是正事!”
“那你不回去自己扎?你家的芨芨草還剩下不少吧?”
孟連長一聽語氣一滯,想想和李龍打個招呼,還是回去了。
掙錢也是要緊事。
隊長姓何,叫何玉清,心說我還治不了你了。
他有李龍先后兩次給的一百塊錢打底,有底氣,自然不需要著緊著扎大掃把,便陪著李龍在這里驗收檢查。
李龍還要給何玉清驗收費,何玉清拒絕了。沒人過來送大掃把的時候,他認真的說:
“李龍同志,前面收了那些錢,其實我拿著也不塌實,你后續又給了我們這邊一千五百把掃把的活,我這才放下心來。
我作為隊長,沒辦法帶著隊里人致富,其實心里也是挺著急的,眼下有你這個活,至少這一年我們隊里人能過的寬松一些了。
所以這錢我不拿,我只是希望明年如果還有這樣的活,你能想著我們點,我就十分感謝了!”
這年頭,至少在瑪縣地界,李龍看到的村干部還真就挺認真負責的。也有可能有一些個人權威比較盛,但內心還是向著集體的,向著村民的。
他們中的一些可能沒本事帶著村民致富,但把隊里的管理弄的挺好,不會出啥亂子。
北疆農村有個好的特點就是不容易形成口內一些地方的村霸——因為幾乎都是近二三十年人內地過來的人聚攏在一起形成的村子,所以沒有辦法形成內地那種規模比較大的家族式群體。
那就沒辦法形成村霸,畢竟沒那個底子。
當然,個別地方也有,有些地方涉及民族問題,就不展開了。
中午開飯前,李龍收了兩百多把大掃把,拖拉機的斗子裝滿了,還高高的。何玉清幫著李龍用繩子給綁好,羨慕的說道:
“還是有個拖拉機方便啊。突突突一會兒就到縣里了。不像我們,村里除了犁地的東方紅七十五,就再沒啥機械了。去一趟縣里坐馬車要兩三個小時,麻煩的很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