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要讓大家知道這個,會瘋掉的!
這比種糧食好太多了!
為什么沒人大規模種?
因為沒人大規模收。
不然的話,你以為會種的人會少嗎?
一旦大規模種了,這玩意兒就不值錢了。甚至會賣不掉,積壓下來。
和糧食不一樣,糧食這玩意兒本身就是消耗品,別說現在糧食不夠,就算夠了,那也可以做其他東西啊,副食,飼料,甚至工業也在用。
但打瓜籽就沒太多用途了。
除了吃。
所以李龍盡量往少里說。
但他相信,只要今年自家把打瓜籽賣掉,價錢出來后,明天肯定會有一大撥人種這個的,畢竟比糧食賺錢多啊!
好在一個村的,再怎么種影響不會太大。畢竟交公糧是必須的,這一點沒得說,所以大家就算種,也是試探性的。
有人時不時的在問,有些人問完就離開了。
這邊兩口大鍋一直壓著,一個小時后,李龍喊梁大成:
“大成,休息一會兒,活動活動,天熱了,吃個打瓜解解渴。”
他們沒帶水——想想在成熟的打瓜地里干活,如果還需要帶水的話,是會被笑話的。
唯一有點不舒服的就是用手掏完打瓜瓤子,粘呼呼的不舒服。
五天后,地里所有的打瓜全都已經收完,梁家三兄弟合計從李龍這里掙了一百四十塊錢。
原本應該是一百五十塊錢的,最后一天干的是半天活,梁大成他們只收了一半的錢,李龍是硬湊了個整數。
已經壓平曬干的打瓜籽是有一千多公斤,還有一些還沒曬干,壓平的活也在繼續干。這個麻煩在挑那些翹的,需要一個個的挑出來。
挑出來后就相對簡單一些,拿兩塊刨的非常平的板子把這些翹著的瓜子夾好,上面壓上鐵板石塊之類的,也是要壓的平均一些,不然有些翹的能壓平,有些不能完全壓平。
李家用篩子篩出來五十公斤左右的大瓜子準備留種。這年頭瓜子的種子還沒專利一說,因此也不會有人因為他們種二代種就告他們——四十年后有類似的事情發生。
目前有村里人過來打聽著問瓜子價格,應該是想買來做種,但李龍這邊說他們從烏城買的種子價格就比較高,六塊。
如果村里人買,打個折,算三塊。
當然,這話是開玩笑說出來的。
村里沒人買,李建國留了個活口,說因為今年還不知道賣價多少,等第一批瓜籽賣出去了,給別人賣多少錢,就給村里人賣多少錢。
這種做買賣的事情,李建國沒說給村里人留人情,便宜多少的話,大家也都理解。
畢竟眼下要買的人并不知道多少,如果真的多了起來,給這個便宜給那個便宜不便宜?便宜了,買的多了,損失的是李家。
人家為什么要便宜啊?明明可以貴著賣給炒貨廠之類的收購者,虧著賺人情嗎?
沒必要。
就跟過兩年村里有人麥子豐收,畝產特別高,到三百公斤了,上了報紙。
其他地方的農民過來買麥子當種子,本村也有人買,那價格就是一樣的。一視同仁。
最多村里人能挑一挑而已。
李龍和李建國商量著先拉一批打瓜籽到石城炒貨廠去問問價,如果價格可以,就先賣一批。
“拉多少?”李建國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