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然的話,也不會弄個妻離子散。
吳教授這樣的人就不一樣了,哪怕前些年去了種子公司,這一旦有了機會,立刻就進入八一農學院,恢復了教授身份。
沒人來找顧博遠。
這就是區別。
說種打瓜的事情結束后,李龍拿來了幾副撲克牌,梁月梅端來了炒好的瓜子,這個比較對許成軍幾個人的胃口,他們干脆席地而坐,就在院子里打起撲克來了。
陸續有人過來,真就不需要李建國開口,許成軍直接就把人攔了。
基本上就是那幾句話:
“種子沒有了,想找的話要么去炒貨廠要么去其他種子公司。不要想在這里惹事,免得被集體的力量針對上。”
看著這么多人坐鎮,這些人也識趣,或直接離開,或請教了李建國一些種打瓜的知識,然后就離開了。
李龍則開著拖拉機去了鄉里,找鐵匠又訂制了二十個點播器。
鐵匠鋪沒有彈簧,李龍說不需要,留著安彈簧的位置就行。
他在供銷社有職位,想找些彈簧還真不難。
畢竟這年頭有賣自行車的自然也有賣自行車零件的。
不然壞了怎么修?
別人不好買,或者并不會多買,但他不一樣。這玩意兒是點播器的關鍵部件,多買一些沒問題。
他也沒打算賣,許成軍等人過來算是還了買種子的人情,不過接下來他打算把這個小集體看能不能搞得更緊密一些。
李建國給他講過,亂的那些年前,其實隊里就搞過合作社和互助組,一起種東西,一起收,分紅。
李建國此時也沒想過,三十年后這個合作社在這里又盛行起來。
如果現在就把這些人團結起來,多搞一些賺錢的經濟作物一起種,連續賺幾年錢,這個小集體就會直接成為整個四小隊最富有的集體。
接下來無論是干什么都會方便一些。
其他都是虛的,利益是長久的。只要大家一起種的東西,能一直賺錢,那么大家肯定就愿意繼續跟下去。
李龍判斷打瓜賺錢最多能維持三五年,接下來就得換其他的了。
畢竟規模是必然會不斷的擴大,但市場的需求是穩定的,當市場吸納不了那么多打瓜種子,價格必然要降,會一直降到合理的數字。
李龍他們就是賺最開始的幾年快錢,就像那些資本賺“蒜你狠”之類的錢一樣。
有區別的是李龍他們不需要炒作,只需要找到市場缺口比較大的農作物就行了。
真要說起來,李龍還是能找出不少的。只是需要像打瓜一樣,尋找合適的出貨口而已。
這年頭說百廢待興有些過,但許多農作物是真的非常缺種子,種出種子的肯定是大受歡迎的。
接下來兩天許成軍都帶人到李家,偶爾有人不在也無所謂,有這么幾個人聚在這里,那些過來買種子的看著就先帶著三分怯意,想鬧也是鬧不起來的。
而等到第三天,李龍開拖拉機拉來了不少的點播器,一家發了兩把。
“來,給你們看看,這個就是點播打瓜的東西,種的時候注意著些,到菜地來,我給你們演示一下。”
這些人原本是到李龍幫著攔麻煩的,接下來便是一起聚起來打牌,也挺開心。
眼下卻是真正的做事了。明年要指著打瓜賺錢致富,就算賺不到一臺拖拉機,也能弄個好馬車啥的,或者像陶大勇想的,把罰款的錢賺夠了。
所以李龍這么一說,他們就非常認真起來。
點播器看著簡單,其實設計的挺巧妙的,每次下幾粒種子是可以控制的,這個需要練習。大家自然舍不得用打瓜子練習,但用油葵種子和苞米種子在李龍的菜地里練習卻沒問題。
李龍能想像得到,明年這地里肯定是會多長一些向日葵和玉米的。
這些人打牌也行,干正事也沒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