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建國倒也是沒想到李龍竟然有買這么多拖拉機的錢,看來這兩年的確賺了不少。
挺欣慰的。
“其實還有一個賺錢的。”李建國想了想說,“買大拖拉機犁地。全隊兩千多畝地,犁一回就八千多,一年至少犁兩回,還要耙地、平地、播種……”
李龍深以為然。
不過隨即又搖了搖頭。
眼下隊里干拖拉機的是王財迷,他這一年應該是把隊里的欠款還清了吧?
不過應該也沒剩下多少。
接下來十來年,隊里土地從兩千多畝變成七千多畝,但耕地的主要還是他。
他那臺破舊的東方紅七十五一直在努力工作著,王財迷甚至又買了一臺更舊的東紅方七十五開回來放到院子里,作為拆零件用。
畢竟這玩意兒二手貨太容易壞了。
賺錢也真的賺錢,一年從幾萬到十幾萬到二十幾萬。
辛苦也是真辛苦,拖拉機經常壞到地里,一修一晚上,甚至都修不好。
一開始是買不起新的,后來是舍不得買新的。
當然,不是沒人眼紅這生意,后來有人買了臺東方紅802,也是臺二手貨。當然也是用用修修,最后就不用了。
畢竟這玩意兒,普通人是真搞不定。
這就是壟斷。
李龍當然能搞,現在他貸款搞臺新的東方紅七十五,估計拖拉機廠都給他賣。
但太麻煩了。那玩意兒是鏈軌式的,本身就和他的駕駛習慣不符,這么大塊頭的東西買新的他也不會放心給別人開。
更重要的一點是太慢了。
隊里拖拉機發展起來還是北疆的大馬力拖拉機開始盛行,那玩意兒馬力足,犁地快,翻轉犁不需要后面有人坐著升降,一天一夜極限能犁四百畝。
那時候的犁地價格已經到了二十塊一畝。
李龍打算那時候進一臺。提前掌握消息,那時候還有國家的農機補貼,買一臺,甚至可以在一個犁地季把附近的地都承包掉。
東方紅七十五一天能犁一百畝撐死了。那個時候王財迷還在用老式拖拉機。
沒辦法競爭,真要搞一臺,簡直一騎絕塵。
李龍隱約記得一臺大馬力輪式拖拉機當時的價格是三十多萬,國家補貼百分之三十,自掏二十多萬。
相信自己到時應該能賺到吧?
真搞一臺,兩個人輪換著開,一年,基本上就能把錢給賺回來。
主打的是信息差。
李龍想著想著突然笑了。
四小隊在大型機械方面好像一直比較相信二手貨。王財迷弄的拖拉機是二手的,另外一個人弄的東方紅802也是二手的;有人買的二八大輪胎拖拉機也是二手的。
到種棉花的時候,隊里有人貸款買的第一臺采棉機也是二手的。
感覺好像永遠都跟不上形勢,都跟在別人身后走。
好在隊里的治理環境比較好,人文環境也不錯,不存在村干部把持村政,也不存在私吞各種補助經費的事情。
李龍的生活環境最開始的時候一直就在村里,一直到最后,地入了合作社后才有空出去旅游,這時候才知道的,原來不是所有的村子都是這樣的。
原來有些村的合作社沒有背景是建不起來的,原來有些人的地入了合作社只得了第一年的分紅,后面就沒消息了,原來有些人的補助說沒有就沒有了,原來有些人明知道有些村干部貪污挪用了村里的資金,卻沒地方去告。
這時候才感覺,原來自己的村子竟然這么“模范”。合作社,十幾家地塊相連的串聯一下,就建立起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