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種補助,你不領村里會催著你去領。合作社的分紅,到年底負責人會一筆筆給你算清賺的錢用到了哪里,最后分紅應該多少。
四小隊地多,所以哪怕最后種的棉花價格不怎么樣,但因為不需要承包費,所以基本上每年每個入股的農戶還是能分不少錢。
他們也明白,分的就基本上和其他人的承包費持平了。
但是想想,一畝地的承包費到最后幾乎達到了一千五到一千八,一畝地能賺這么多的話,那分紅也不少呢。
哪怕除去開支,一畝地能分紅一千,也行了啊。
扯遠了。
李龍知道這個情況,所以他才會堅定的決定留在村子里,等第二輪分地的時候,多承包一些隊里的土地,那時候村里的土地已經從現在的兩千多畝增加到了七千多畝,可承包的多了去了。
現在不開墾那么多,一來是因為機械化還差的遠,人力種不過來,二來是因為鹽堿地不產糧食,開墾出來也沒用。
但是鹽堿地長棉花,這就這么怪。
李龍就等的是那個機會。他想等到大馬力拖拉機出來的時候,搶吃第一個螃蟹,賺到一筆資金,然后等到采棉機出現的時候,買一臺采棉機,到時就能先人一步,然后步步領先了。
當然也不容易,畢竟采棉機剛開始出來的時候,一臺兩百多萬,還因為發動機的原因在采棉的過程中經常起火造成損失。
所以,一步步來吧。
至于鏈軌式拖拉機(履帶式),誰愛用誰用吧。雖然這玩意兒前面掛上推土板,也是能當推土機用的,但李龍用不上。
他最多想著等把小海子承包下來的時候,抽空去把小海子挖一下,清一下淤。畢竟小海子和大海子不一樣,里面蘆葦很多,水流就會變緩,然后淤泥就會留下來堆積起來。
這玩意是很好的肥料,只不過這邊的人不怎么用。
李建國知道自己兄弟兩個其實都不算是修機械的能手,所以見李龍對目前犁地的拖拉機沒興趣,他也就不說了。
那邊顧曉霞和杜春芳說完,兩個人都出來,顧曉霞要去廚房幫忙,讓梁月梅給趕了出來,讓她好好休息。杜春芳臉上都帶著笑,看來也很滿意和顧曉霞的談話。
看人出來,李青俠便不聊了,四個男人聚在一起在外面也不太好,李龍便招呼著大家還是進屋子里。
進屋后,李龍看了看時間,十二點了,便打開了電視。
這年頭,周日十二點鐘有兒童節目,會播放動畫片。對于小朋友來說好看,其實不少節目對大人來說也是很新奇的。
幾個男人看電視動畫片在后世看可能很怪異,但在這時代還很正常。
李龍坐在李青俠邊上,不經意的問道:
“老爹,我把小海子包下來給你逮魚咋樣?”
“包下來?包下來是啥意思?就咱自家逮魚?”李青俠疑惑的問道。
“那不是,包下來后,你想讓誰逮魚就讓誰逮魚。”李龍說道。
這話說的有些霸道,顧博遠和李建國都覺得不妥。
一直以來,小海子都是四小隊的“內湖”,雖然和三小隊鄰界,但和三小隊沒什么關系。
大海子不同。大海子南面、西面和北面有七八個村子圍著,這些村子里的人都可以到大海子里逮魚,這個沒人說的,一直到最后大海子被人承包養螃蟹才算結止。
即使到那個時候,村民到大海子里下網逮魚,養螃蟹的也是不能管的,最多不讓釣螃蟹。
而小海子就完全不一樣了。小海子算是李建國、顧博遠他們看著慢慢變成現在的樣子的。
后面的壩也是他們不斷加固起來的。
李龍突然說要把這小海子承包,變成私人的,這讓兩個人都有些不滿。
盡管這對自家有利。
李龍能理解他們的心情,不過也必須讓他們知道,時代變了,不光小海子,以后許多地方都會被私人承包。
“大哥,顧叔,這小海子就算我不承包,后面被外面人盯上,鄉里也會交給別人承包。眼下每年還能出不少魚,賣錢的事情不光咱們隊人知道,全鄉都知道。
有心人如果盯上了小海子,要通過鄉里承包的話,你說隊里能不同意?與其等到外人承包,不如我先承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