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龍知道任何一個市場如果變得無序,大概率會形成惡性競爭,然后市場崩掉。
二十年后村里開始興起購買輪式大馬力拖拉機的風潮,一年之間買了三四臺,都帶翻轉犁的。
那時全隊七八千畝地,按理說是夠分的,可大家都想多掙點,秋收后就開始搶著犁地。一開始還略有規矩,和地主家說一聲就去犁了。
反正都是鄉親,誰犁不是犁,所以也就沒啥。
可一個賣勾子的為了搶地,把人家玉米桿子砍倒還沒收走的地犁掉了,犁之前還沒和主家打招呼。
結果被主家直接就給捏住了,不光不給機耕費還要讓他們賠玉米桿子,因為這家養羊,這玉米桿子冬天是可以喂羊的。
然后后來買拖拉機的就干脆遠走他鄉,去和其他村里大拖拉機競爭。
不算啥好事,成了笑話,讓許多人傳播開來。
李龍就是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。
兩塊地一畝相對于機耕費來說并不貴。而且因為有收割機,李龍知道今年種麥子的比種玉米的多。
因為收割機可以讓收麥子最累人的那個割麥環節省去了,不用割麥,捆麥子、裝車到麥場和打場這些活都是小意思,說說笑笑的就完成了。
種麥的多了,那收割機的生意自然就好。
李龍想著從最開始就把價格統一,這樣不至于像先前賣魚那樣直接自己把自己給干死了。
杜廠長想了想,就給同意了。
說實話,這年頭還沒啥廣告推銷機構,他就算想賣掉這些收割機,也得有一定的知名度。
眼下唯一一個跑過來找他們廠子問收割機事情的,還是和李龍在一個縣里的。
他知道這八成是因為李龍收割機效果比較不錯,才吸引過來的人。
既然李龍愿意幫忙推銷,那么答應他又何妨?李龍所要的那些地方,那可是石城拖拉機廠的范圍,自己這邊的農機很難賣過去。
說實話,奎屯農機廠的銷售范圍就在農七師和kt市,最多輻射到安集海和獨山子、烏蘇那邊。
如果能打破范圍銷售到東面去,杜廠長開心還來不及呢。
“杜廠長你放心,這事你肯定不虧。等時機成熟了,我還有幾種農業輔助機械可以試一試。只要能生產,肯定和收割機一樣,會受歡迎的。”
李龍說道:
“到時你們就只顧著生產就行了,供不應求是有極大可能的。”
“行,那我就借你吉言。”杜廠長笑著說道:
“這個代理價……”
“老收割機的成本是兩百是吧?”李龍問道。
杜廠長點點頭說道:
“是的,如果按你的要求進行改裝后,那么成本可能會增加到兩百五到兩百六十塊錢。”
“那我的代理價,三百五怎么樣?你們出售應該在五百以上吧?”李龍給了一個不錯的數字。
“高一些吧。”杜廠長搖搖頭說道,“我們還指著這款產品給工人們多發點獎金呢。現下物價一直在漲,大家的工資都要養活一大家人,如果不搞點獎金,真就很難。”
“行,那就三百八,怎么樣?”李龍說道。
“好,三百八就三百八,不過五臺起售,怎么樣?好歹你是代理,怎么也得比零售要強吧?”
“這個沒問題。對了杜廠長,我看工間門口還有一些,那些是和我這些差不多吧?”
“是的。怎么著,你想要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