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應該賣出去了吧。如果沒賣出去,那也不能這么晚還沒過來。”李建國猜測著,“沒事,就算賣不出去,明年留著我用也行啊。”
收割機的作用李家人是深切的知道了。李建國自己有拖拉機,也會想著明年要大干一場。畢竟養那一圈的豬,真就不如收割機割一季麥子的。
中午吃飯的時候杜春芳還在問李龍咋沒過來,從前院收魚回來的李建國給解釋說要給人賣收割機,忙著。
對于老娘對李龍的偏愛,無論是李建國還是梁月梅都已經習慣了。
而且已經感覺是應該的了。
李龍不在,杜春芳吃飯感覺都不怎么香了。
“你就好好吃吧,那小龍自己那邊有院子,那能天天陪著你吃飯?”李建國和梁月梅不敢說,李青俠可不慣著老伴,“要么你搬到縣里去?”
“那我可不去。”杜春芳雖然偏疼小兒子,但也是知道好歹的,“那小龍和他媳婦天天不著家,吃飯的時候才回來,哪像老大媳婦啥時候都在跟前,能照顧我哩……”
這話把李青俠給氣笑了。
這偏心的真是沒邊了。
梁月梅和李建國兩個也笑出了聲。老娘這么直白的說話,不就是變相的承認梁月梅把她照顧的好嘛。
老娘還怪可愛哩。
熱熱鬧鬧的吃過中午飯,休息一會兒,準備去掏魚的時候,吉普車的聲音響了起來,很快車子就駛進了院子,李家人都出了房門。
看著李龍從車上跳下來,手里還提著個包,杜春芳咧著嘴笑著。
“老爹,老娘,大哥,大嫂,這是人家給咱留的蘋果,我拿了一些過來,一個人能分一個。”
李龍把蘋果掏出來,一人遞一個。
“真大!”杜春芳看著那個比自己臉還大的蘋果,有點發愁,“吃不完咋整?”
“啥咋整?那咱倆合吃一個不就行了。”李青俠把自己手里的蘋果放進李龍的布兜子里,然后拿過杜春芳的蘋果,用力一掰,掰成兩半,自己啃一半,塞給杜春芳一半。
“咋吃我這個?咋不掰你那個?”杜春芳不滿意,不過還是小小的啃了一口蘋果,嘿,真甜!
李建國有樣學樣,也把自己的蘋果掰兩半,塞給了梁月梅。
“小龍你也吃啊。”杜春芳說道。
“路上我啃了一個。”李龍笑笑,“大嫂,剩下的你提屋里放著吧,娟和強強回來,讓他們吃。”
老爹和大哥的手勁真不小,那蘋果,一般人真就掰不開的。
想想如果能讓海里且給送來一批這樣的蘋果也不錯。供銷社里過年的福利并沒有水果。冬天的水果還算是奢侈口。
真要能搞到一些蘋果,自己家里留著吃,給熟人送禮也都是不錯的。
如果下次海里且真過來了,那就讓他幫著拉一些過來。
伊犁河谷有著世界著名的野蘋果林,這里的蘋果是原生的,味道好,量大。
哪怕到了三四十年后,阿克蘇蘋果已經成了南北疆蘋果的袋,但在伊犁,秋天冬天的批發市場里,依然可以買到本地五塊錢一公斤的成箱子的蘋果。
而且質量肯定好。
大部分是有糖心的。
瓜果之鄉,真不是吹的。
李龍和李建國、李青俠一起出現在小海子的時候,其他人都主動打著招呼。
今天又小賺了一筆的李龍對這些人也都很熱情。
接下來的幾天,李龍每天跟按時上下班一樣,每天出現在小海子里,中午晚上兩次收魚。
一月中旬,李娟和李強放假,梁月梅去參加家長會的時候,李龍算了算,已經收了差不多七百多公斤的大魚。
兩邊家里存放的開剝好的小鯽魚也有上百公斤了。
李龍甚至讓楊大姐弄了一些干炸小鯽魚去市場上賣。每次不多,買的人也不少。
畢竟這種收拾好的小鯽魚味道還不錯,因為炸的酥,不需要吐刺,吃著也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