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再過半個星期,我這邊就忙完了,忙完這段,后面我就不出去了,在家里好好休息,能一直休息到你生完孩子,過完滿月,怎么樣?”
“那還行。”既然李龍已經說出來了,顧曉霞就相信了,情緒也好很多。
送顧曉霞去上班后,李龍先去自由市場。吉普車停在市場外面,他步行下車,走到了兩個相對著一南一北擺著木頭架子賣刀子的民族人。
這些刀子擺放在書架一樣的木頭架子上,豎起來,一排帶鞘一排不帶鞘這樣擺著,想看哪個老板就給拿下來哪個。
這時候賣小刀的做生意的還很熱情,也不會拿個刀子威脅誰,你可以拿下來看,也可以要個鞘子比較一下,不買的話也可以,賣家也不強求。
和二十年后不一樣,和四十年后差不多——四十年后,買刀子已經需要實名了。
看到李龍過來,民族同志很熱情的問:
“阿達西,要哪個?要哪種?”
這里基本上都是小刀,直刃或者彎刃的,單面開刃,匕首幾乎沒有。
“開刃的沒有?我帶到山里去,他們沒地方磨刀,當時就用。”
“開了開了,”賣刀人拿下一把直刃短刀給李龍看:“看,削肉剝皮都沒問題,”他拿大拇指試試刀給李龍比畫:“這樣看……”
然后又拿刀在木頭架子邊上切一塊布,很容易就切下來,然后展示那塊切下來的小布塊給李龍看:“看,這樣的可以吧?快的很!”
“不錯不錯。”李龍指了指架子上那一排問道:
“都是開刃的嗎?”
“都開了都開了……你要幾把?”
“多少錢一把?我要的多。”
“五塊錢嘛。你要十把以上,四塊五。”
“我要二十把呢?”李龍心想既然買的話,那就多買一些。孫家強和那個采藥的女人都喜歡,那說明大部分采藥人應該都會有買這個的打算,方便生活不說,至少有個防身的東西。
“二十把?”那個民族兄弟嚇了一跳,隨即是驚喜:“二十把的話,四塊錢!不能再低了,再低就賠了!”
“行,那拿吧。”李龍也不是很仔細的挑,這時候的東西質量基本上還是過關的,至于鋼多鋼少,他也看不出來,只有用才能知道。
他試主要也是要試一下刀子和刀鞘合適不合適。
這些刀子的把子是用銅、彩色塑料塊裝飾的,很漂亮,刀身十幾厘米長,雖然不大,但防身和生活使用是夠了。
賣刀子的小伙子高興壞了。平時一天能賣掉十把刀子就已經非常不錯了,今天竟然一單生意就賣掉二十把,他貼心的給李龍拿了一個布包裝這些短刀,李龍接過包的一句話更是讓他欣喜若狂,好久心情都沒平靜下來。
“等我進山,如果這刀子用得好,后面還到你這里來買!”
買了刀子之后,李龍便又去了運輸隊。他得把晚上拉抬把子的事情敲定。
馬春雷馬隊長在,對于經常來找他的李龍自然是非常歡迎,聽說晚上要用車,馬隊長滿口答應,價錢也沒變化。
李龍要求他們把汽車在下班后開到清水河村,這邊自然也是沒意見,駕駛員都是熟了的,眼下又是夏天,方便得很。
從運輸隊出來,李龍去百貨大樓補了貨,然后就開著往山里而去。
這次他直接去的木屋,打算讓孫家強先感受一下屬于自己的短刀的喜悅。
吉普車開到木屋的時候,孫家強剛和一個挖藥人完成了這一次的交易。他的臉上帶著笑——實在沒法不笑,這個挖藥人這回足足帶來十一公斤的貝母,這在他的交易史上是罕見的。
說明山里的貝母已經大量出現,當然也說明他的好運氣就要來了。
看到李龍提著布袋下車,孫家強笑著和他打招呼:
“龍哥,這回帶什么東西過來了?”
孫家強今年還是頭回叫龍哥,讓李龍也愣了一下,他笑著說:
“你不是要刀子嗎?我把刀子帶過來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