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來,什么時候都是掌握信息資源的人更容易來錢。雖然這里有玉,好玉也挺值錢,但李龍知道,瑪縣這時候九成九的人都不清楚這里有玉,剩下的零星知道這里有玉的,也不知道怎么分辨玉。
他開車先去的老街,打算先去看看姐姐李霞,然后快下班的時候到糖廠,如果宋明有空的話今天就能拉一車糖渣去四小隊。
如果宋明沒空,那也把事情說好,以后差不多一個星期送一趟過去,這樣宋明能掙到錢,落個比較穩定的額外收入,老馬號那邊也能有穩定的飼料來源,不用擔心后面到收牛羊的時候沒飼料喂了。
老街依然熱鬧,秩序也還可以。管理人員時不時的巡邏一趟,喝斥一些手腳不干凈的人,也會讓一些擺攤不守地方的人把攤子挪好。
李龍把吉普車停到大院子那邊,步行在老街里轉著。
賣的東西品種越來越豐富,李龍買了一筐雞蛋和兩只雞,提著就往姐姐李霞家去。
他路過食品廠的攤子時,那里圍了不少人,陳興邦正在給人切肉,李龍便沒過去打擾他。
到了李霞的院子,李龍看門半開著,進去掃了一眼,有些意外。
院子里已經進行了一些改造,花墻中間那里新砌了一眼土灶,上面有口大鍋,上面蓋著蓋。
菜里已經種上了菜,園子的東面和菜地隔絕開來,砌出一個豬圈來,此時李龍能聽到里面豬在哼哼。
原來姐姐李霞在家閑著沒事,紅琴也上學了,她便喂起了豬。
靠著東南面豬圈北面的的墻和花墻挨著,那里放著兩袋子麩皮等飼料,平時應該就是喂這個的。
李霞在屋子里聽到動靜開門走了出來,看到李龍后有些驚喜的說道:
“小龍,你咋來了?快進屋,我給你切瓜吃!”
李龍提著雞蛋和綁好的雞進了屋子。他把兩樣東西放在廚房,順便看著屋子里的擺設。
廚房里放著一些從菜地里摘的菜,辣子、茄子、洋柿子等;廚房里米面都在磚壘的臺子上擺著,幾個西瓜在角落里放著。
李霞抱著西瓜放在小桌上,又去取了菜刀,拿水沖一下便過來切瓜,邊切邊問道:
“這回是過來辦事?倆孩子咋樣?曉霞上班了吧?家里老爹老娘都好吧?……”
一連串的問題問過來,李龍還沒來得及回答,李霞這邊已經把瓜切開,挑了最大的一塊遞給了他。
“家里都好著,老爹回老家了,說是要重修家譜,他得回去,把咱們的名字,包括娃娃的名字都給上上。”
“那哪能上上?”李霞搖了搖頭說,“你們的名字能上上,我們女人的名字哪能上?”
“老爹說去找找安民,安民管修譜。到時悄悄寫上,那就誰也不知道啊。”李龍說出來當時商量的打算,“能寫上當然最好,寫不上那也沒法。”
“嗯,也是。那你倆孩子呢?大哥那邊咋樣?”
“大哥今天去山里砍桿子了。我又找了個活,能掙一些錢。我家倆孩子現在都好,有個大姐幫看著,曉霞已經上班了。”李龍吃著西瓜說著情況,然后又問:
“紅琴也上學了?”
“上了。”李霞自己拿了塊瓜邊吃邊笑著說道:“食品廠那邊給找的關系,上一年級,天天回來說新鮮事。還有就是我的戶口落上了,以后就是這里人了。”
北疆雖然偏遠,但至少目前的生活對李霞一家來說比原來好太多,加上父母哥哥弟弟都在這邊,因此也就把這里當家了。
“安頓好了就好,我看你養了豬了?”李龍吃完一牙瓜,又拿起一牙邊吃邊問。
這時候還沒什么無籽西瓜,西瓜籽被他吐到桌子上,攏成一小堆。這都是家里的習慣,啥玩意兒的籽都留著,后面種著就不愁了。
“看你吃著多仔細,也不咋滴水,紅琴吃西瓜就滿臉滿衣服都是。”李霞比較著說道,“對了,就是養了兩頭小豬,可能吃了。”
“還拿我和紅琴比,我多大她才多大?”李龍笑了,“大了就好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