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跟李建國來北疆的具體原因一樣,還不是因為呆在李樓快呆不下去了,而且看不到前途?
所以這個族長,他也沒打算占著。
聽著他的話,其他人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。
下午李安民就找了過來。
“三叔,你咋能那樣說哩?”李安民騎著自行車到院子,看著李青俠在曬東西,邊下車邊埋怨著,“那族長咋能亂傳哩、再咋說那也是你那一門——該建國哩!”
“那建國在北疆都安家了,戶口在那邊,哪能當這邊的族長?”李青俠笑著說道,“俺這一家都過去了,后面回來的時候少,你在咱這一片認識的人多,大家也服你,那隊長都是你學生,說門生故舊遍縣城不為過,你當族長是最應該的。”
李安民還要解釋,李青俠擺擺手說道:
“我說這是真心話。我這一輩兄弟仨,你大伯父子去的都早,二哥家你最有出息,我這一邊建國他們兄弟三個,小龍算是最有出息的,但他志不在此,也沒打算回來,所以這族長肯定就是你了。”
“小龍出息了?”李安民知道這事李青俠不打算改了,他要編纂族譜大事記,聽著李青俠說李龍有出息,急忙問道:
“他咋了?吃商品糧了?”
“木有,人家讓他入編他不入,不過去年得一個自治區級的民族團結先進個人,這個能入大事記吧?”
“能能能,當然能了。別說入族譜,要是小龍戶口在這邊,縣志說不定都能寫一筆了。”李安民和編纂縣志的那些人熟悉,知道這些人經常會收集這些內容。縣里要真有人受到省一級的表彰,那自然要記錄到當年大事記里的。
“嘿,沒想到小龍還能有這個待遇……”李青俠笑了,接著換了話題:
“你娘喝那酒沒有?有沒有效果?”
“有,那效果真好!”李安民走過去邊給李青俠幫忙邊說道,“俺娘頭天喝了,第二天早起就覺得好多了,平時大半時間都在床上躺著,有時候吃飯都在床上,今兒個天好,還能起來在外面曬曬太陽哩。”
今天天好?
李青俠抬頭看看天,想反駁一句,后來想想,也對,按這邊的天氣,這就算好天。當然其實等到中午大太陽就能看出來了,算好天。
“那行,我帶回來兩籠子,讓你娘先喝著。你那一籠子喝完也就差不多了,要不行,那后面等我回去再給你寄,這一籠子我留著有用。”
為了攜帶方便,李龍給李青俠用的一升的小塑料籠子裝的,這酒夠勁,泡的真骨頭加上其他藥材,對癥了起效真快。
“好好好。”李安民的語氣里滿是感激。父親過世后母親把他們兄弟拉扯大真不容易,這病也是那時候累的。
他也想過許多辦法想把母親的病治好,可是一來經濟實力不允許,二來老年慢性病需要調養,這病重了,真就很難調養過來。
誰能想到讓一籠子酒給治了呢?
不說能不能治好,至少比那些膏藥強太多了。
“對了三叔,不管這個族長你后面做不做,咋說也得把建國安國小龍他們后輩的名字入譜吧,你來說我來寫,包括小龍的這個事情。”
“不用不用,來之前我都列好了。”李青俠知道要說到關鍵處了,他停了手,到屋里把一個信封拿出來遞給安民說道:
“你看看,都在里面哩。”
李安民接過來,邊打開邊笑著說道:
“三叔你還想的怪周道哩,這也不用我再整理了……”
“安民啊,三叔求你個事唄。”李青俠坐在門檻上說道。
“說啥求哩?”李安民一邊翻看內容一邊說道,“三叔,你拿回來的酒把俺娘的病治的好轉了,俺娘還說抽空請你過去吃頓飯謝謝你。你有啥就說,只要我能辦到……”
“那就把這紙上的人,都續到族譜里吧,我知道你肯定為難,但我這趟回來,就是為了辦這事,這事要辦不好,我就沒臉回去了……”
李青俠說的這么嚴重,李安民立刻翻看著那張紙上的名字。
為了讓李安民看的清楚,紙上的脈絡列的很清楚,從李青俠、杜春芳往下,四條線拉下來,三子一女,再往后都寫的清清楚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