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安民對李青俠這一支的人也有所耳聞,掃了一遍,除看到李龍名下倆兒子自己沒聽說,其他人包括小孩都是知道的。
他有些奇怪的問李青俠:
“三叔,這也沒啥外人,都能寫上啊,這有啥求不求的?”
“我的意思是,續的時候就按現在的名字……”李青俠強調了一句。
“啥?”李安民明白了,他犯了難。
這事,還真有些難辦。
從來沒聽說過續族譜有把女人名字寫進去的。記男不記女,無論是入了宗的媳婦還是新生的女兒,都只記人,不記名。
真要把人加進去,后面讓人給指出來,麻煩很大。
“安民,上一次續譜的時候,我還小,民國時候吧。”李青俠說道,“那時候續譜的是個清朝秀才負責編寫,春夏秋冬各支族長負責審稿。
那審咋審?不就是看看自己這一支寫的全不全嘛。所以呢,只要你加進去,審的時候沒人會看的。”
“但印好有人會看啊。”李安民苦笑:“印好后各門都要發一套,那時候讓人看出來,不罵我嘛。”
“那誰罵?”李青俠狡黠一笑,“印都印出來了,罵著管啥?到時你就推給我,就說我給的就是按規定給的,你編的時候可沒有,后面咋加進去你也不知道。”
“三叔你是說一推二六五,說一筆糊涂賬?”李安民眼睛亮了亮。
“是啊,能整這個的,可不止你這里,還有石匠哩。到時你把這個推說不知道,我那時候又在北疆,誰也不可能去找我印證對吧?”李青俠笑著說:
“咱國內都講男女平等了,這族譜原本就該改一改。只不過我這能說我這一支的,其他人我也做不主。我在北疆過的好,那是子女孝順,我能做點啥事?不就是在這方面能看看有沒有點子辦法嘛。”
李安民明白了。
他沉吟著,其實想想也是,族譜四卷,春夏秋冬四門,通常都是各門審各門的,誰有空管其他人?這時候可操作的空間很大。
他的心思很復雜,一方面挺佩服三叔有這個魄力,這個年紀的人在這方面真不容易想通,三叔能主動替子孫攬這個事,有擔當。
另一方面他也在猶豫,自己老娘是喝了三叔帶來的酒好轉的,而且能看出來,只要繼續喝這個酒,后面不說和正常人一樣,照這個速度其實也差不多。
這兩天老娘的笑感覺比去年一年見的都多,以往的唉聲嘆氣也沒了。
這恩情是不能不還的。
“那三叔,這紙我拿回去了,我想想再說。”李安民沒給死話,又問道:
“小龍這是生了倆?”
“對,雙胞胎,”李青俠有些得意,“一下倆兒子,他說現在就得攢錢給孩子買房了。”
“真厲害。”李安民贊嘆了一聲,又問了李龍的一些情況,意思是后面寫大事記能用上。
年輕一輩,在李樓這邊來看最出息的就是李龍了。李家四門,本縣境內還有一門在李家集,縣城南邊。那一門里面李安民了解年輕一輩沒有什么太出息的人。
那就行了。
雖然都姓李,但也有個遠近親疏之分。自己這一門出了人物,李安民與有榮焉。
李安民走后,李青俠坐在門檻上好一會兒沒起來,這事算成沒成呢?
只能往后看了。
李龍并不知道老爹李青俠正在為族譜的事情努力,他把張強罵走后,繼續收著大掃把。
說實話哪怕張強和李龍沒有去年的矛盾,李龍也不可能收這大掃把。
明明已經說過好幾遍了,那個八卦也經許海軍的口傳出去的,今年李龍的打算是質量要求比去年還要嚴,不合格就拿回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