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要了。”李龍擺擺手,再過兩年葦子就不值錢了,而且這葦溝因為上游洪水經常往下沖刷,后面慢慢就被淤平了,經濟價值不高。
眼下蘆葦還比較值錢,承包起來價格不會太低,反倒不如鹽堿灘更有性價比。
許成軍拿出早就寫好的兩份合同,李龍看著那字跡,明顯是陳會計的,知道應該是隊里那些干部商量好的。
承包權也給的寬,直接放到了三十年。
至于承包費,許成軍說道:
“小龍,咱們這上面寫著開始十年每年一千,第十一年開始,每年增加一百,咋樣?”
“沒問題啊。”李龍知道眼下其實只要認真抓魚,每年從小海子里能賺好幾千,一千并不算多。
但許成軍說的也沒錯,如果沒有自己當時交錢讓隊里出工把那渠通好,眼下小海子里恐怕就只有小鯽魚了,不可能有大魚。
也就無所謂賣錢了。
所以這承包權自己拿的心安理得。
“另外,這前十年的錢,隊里也不收。你帶著大家發財,咱隊里也不是瞎的。隊里有這一千塊錢不會富起來,沒這一千塊也窮不了啥。但你帶著隊里編抬把子、扎大掃把,后面可能還要弄葦把子,這錢咱隊里人賺的不少,這情隊里認,所以這十年,隊里不收你的承包費。
另外,如果十年后你還能繼續弄來大掃把,那后面隊里也不收錢。”
李龍明白了,這算是隊里還自己的情。
這個,李龍也認的心安理得。
咋說呢,把活放到隊里,李龍覺得是雙贏,也沒想到會有其他回報。不過隊里能認這個,還把小海子交給自己了,他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了。
接過那個合同,李龍看著上面鮮艷的村支委的章子,心說這就行了。
把正事說完,許成軍又問起了旁的。
“小龍,我聽老謝說,你們明年不打算種打瓜了?”
“嗯,今年這打瓜籽大部分都讓農戶買走了,我估計這打瓜市場就這么大,明年肯定難賣,所以就不打算種了。”
李龍也是實話實說,這事肯定是不可能保密的,他也沒打算保密,要的就是傳開,這樣至少他們的態度擺明了。
大家跟上,那就免受損失,跟不上還要種,那不掙錢甚至賠錢,也怪不得自己。
“那你們打算種啥?”許成軍的心思也很明顯,想跟上主力。
畢竟這頭一年就嘗到了甜頭,一年掙的錢,頂一個工人十幾年工資,還吃什么商品糧啊。
“現在還不確定,因為再找一個能這么賺錢的,目前是沒想到。我們想過花葵、花生、棉花,這些都不如今年的打瓜賺錢。
但明年我猜,那打瓜要么連一塊錢都賣不到,要么根本賣不出去。所以我們現在還沒定下來,還在找。”
李龍說的是實話,所以很坦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