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家強著急,有人比他還著急。
前天幸福收購站人比較少,齊碩輝并沒有太在意。畢竟收購站的生意很隨意,來這里的人一天多一天少的很正常。
但他沒想到的是昨天人也比較少,來這里賣東西的人,比平時少了六成以上!
這段時間各收購站主收的就是貝母,這也是一夏天收購站里賺錢最多的大項。
以往每天能收到的干貝母至少在一百公斤以上。
多的時候三四百公斤也很正常,現在市場搞活,大家都知道從副業里賺錢補貼家用乃至發家致富。
原來集體大鍋飯的時候,山里的貝母挖出來是給各村里副業創收的,現在挖到了只要不被抓到,那就是自己的。
一公斤新鮮貝母都能賣好幾塊錢,挖的快了一天能有七八公斤,賺個幾十塊錢,多好!
所以眼下種地不算很忙,去山里挖貝母的人不少,這收購站收的貝母自然也就多。
誰成想這頭天只收了不到五十公斤干貝母——他自然不知道,最大那宗貝母讓李龍截胡了。
有多有少正常,這是昨天齊碩輝的想法——但第二天收了四十公斤,更少了!
這就不對了!
齊碩輝反應很快,晚上就去找了老板,把這情況給匯報了。
齊碩輝是老油條,能舍下鐵飯碗來到這個私人收購站工作,一方面是老板給的錢多,另一方面也是見多了風吹草動,自己在原單位干過一些不太好的事情,現在新領導上任,如果查出來的話,他真得吃不了兜著走。
辭職了,那就基本上不會有啥事了,畢竟這時候也講究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,不太可能再短兵相接、揭老根子了。
在單位混久了,他的觀察力還是很敏銳的,風起于青萍之末,連續兩天來賣貝母的人有些反常的變少,他就知道有情況了。
不管有沒有情況,先匯報了總歸是好事——他就是一個收貨的,這事他提前匯報,能給老板一個好印象。事情和他沒關系,畢竟他只負責收,定價雖然有他的因素,但也是老板同意的嘛。
撇開責任甩鍋這種事情,老油條最熟練了。
幸福收購站的老板自己有事,平時很忙,對于他來說,這個收購站屬于錦上添花的東西,雖然每個月進賬不少,但并不是他日常最重要的事情。
但是,這個叫蔣春林的老板已經習慣了自己的收購站在北庭一家獨大。他也知道北庭市私下里是有一些二道販子收物資倒賣的,價格也會比他出的高一些,能吸引一些人,不過平時他基本上也是睜一眼閉一眼,只有在那些人做大之后,蔣春林才會借著關系之手,查個投機倒把。
這樣既打擊了競爭對手,又能給自己的關系送一條政績。
他已經不止一次干這樣的事情了,北庭市想搞私人收購站的人不少,但為什么沒搞起來?就因為有蔣春林在。這時候許多人的商業思維還比較原始,蔣春林憑著這樣的花招,擠垮了不少人,也讓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,人脈關系網越鋪越廣。
聽了齊碩輝的話,蔣春林當即就拿出一條煙遞給齊碩輝:
“老齊,不錯,反應很快,匯報的很及時,這個拿回去抽吧。這事我知道了,我會處理的。放心,一兩天后,收購站的生意會恢復正常的。”
齊碩輝開心的拿著煙離開了。這老板大方,這一條好幾塊錢的煙就歸自己了。
齊碩輝走后,蔣春林立刻就出去叫人,開始查這件事情。在他看來,肯定又是哪個不開眼的二道販子截了自己的生意。雖然收購站的生意對于他來說并不是最主要的,但他卻不能在這方面松口,被人截胡了,那他必須給報復回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