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們去了天安門廣場,看了老人家的紀念館,看了故宮,看了長城,還在那里買了院子。”
李龍一邊喝著奶茶一邊給他們說著:“以后,明年吧,如果你們有興趣,也可以過去。對了,這次我還給你們帶來了糕點,清真的,燕京那邊買的。”
李龍想起來糕點,又跑回去車里把點心抱著進來。
剩下的點心不多,李龍就拿了兩盒,哈里木一盒玉山江一盒,其他的就先往后放一放吧。
“天安門,天安門……”老太太看著哈里木遞過來的照片,喃喃的說著。
哈薩克和維吾爾族語言里是沒有這兩個詞的,所以說的時候就是以漢語來說。
后世許多去北疆旅游的人,或者說一些能看到北疆博主放的視頻里,那些民族語言中經常雜著一些漢語詞匯,就是因為這些語言里沒這個詞,就直接把漢語拿來用了。
“真好,真好。”哈里木把照片看完,笑著說道:“你們家兩個兒子也很結實。”
“天天吃肉喝奶的,肯定結實了。”李龍笑了,沒有哪個父母在別人夸自己的子女的時候不開心——除非心理有問題。
只不過七八十年代不少的父母還是老傳統,別人越夸自己的子女好,盡管心里高興的不行,但嘴上還要把自己的子女貶低一下。
如果子女不在也就罷了,子女在的話,聽到這話,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。明明很好,非要刻意的謙虛一下,真沒必要。
喝奶茶的時候,李龍便把想修路的事情和哈里木說了一下。
“你說先修通往各冬窩子的路,再修通往夏牧場的路”哈里木聽著李龍的話,把奶茶碗都放下了,非常驚訝的說道。
“是啊。”
“那你知道不知道,通往夏牧場的路有幾十公里長,如果加上拐彎的,可能上百公里了。就算你用拖拉機,也得修非常長的時間……”
“我也沒想到一下子就能修好。我看你們每次轉場,都用馬背著那些氈房物資,如果能把路修通,你們完全可以開著拖拉機上去,至少拉東西就方便多了。”李龍說道:
“沒事,能修多少修多少嘛,一年不行兩年,兩年不行三年,我們漢族有個古老的故事叫愚公移山……”
哈里木想了想說道:
“我們也可以加入進來……反正吧,非常的困難。”
李龍知道他的意思,是說這條路非常難修。
“沒事,修到哪里算哪里,哪怕只修一截,也比不修強。”李龍很樂觀,大不了雇個鏟車或者挖掘機過來嘛。
哈里木弄的那個虎皮,按真實價值,換臺東方紅七十五應該是沒問題的。所以李龍覺得有必要多干一些實事。
見李龍已經打定了主意,哈里木便開始和他說起那條牧道的具體情況了。
上一世李龍開著車也跟著那些旅游博主去過精伊牧道、伊賽牧道等等,那時候的牧道路已經很寬,越野車完全可以走,suv小心一點也能過去。
所以他比較樂觀。
但聽了哈里木所說的具體情況后,李龍覺得自己把事情想簡單了。
從冬窩子這里進山,一開始路還行,越往后越窄越陡,有些地方甚至于只能容納兩三匹馬通過,想要拓寬,就需要大量的機械物力。
好就好在這一條牧道經過的地方沒有懸崖,不然后面還真不好修了。
即使如此,李龍覺得自己的計劃時間,可能需要增加一倍不止。
當然,困難并沒有讓李龍打退堂鼓,既然決定要干了,那就不會輕易更改!
大不了搞個五年工程,或者兩個五年工程也行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