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秀蘭和韓芳兩個在南院屋子里,一個在打掃著房間,一個在收拾著供桌。
“媽,我爸這個像是不是得放大一些”韓芳記憶里,父親的形象已經有點模糊了,她想看得更清楚一些。
“不用。”楊秀蘭手頭的動作停頓了一下,隨后說道,“就這樣挺好的。這是咱們的家,咱們記得你爸就行。小芳,你餓不餓”
“不餓。”韓芳搖了搖頭,“媽,咱們家今年能不能放鞭炮”
“能放。”楊秀蘭知道其實韓芳是想去四小隊和李娟一起玩的,但她也知道這和規矩不合,所以不說。
“你李叔說這段時間李娟抓緊學習,要爭取考大學哩,我看你也不怎么出去和同學玩了,是不是也想考大學”
“嗯,我看他們在燕京照的相,可好看了,我也想等考了大學去看看,媽,到時咱們一起去好吧”
“不用等大學。”楊秀蘭看著乖巧的女兒,有些沖動的說道,“再有一年,明明昊昊該上托班了,到時媽閑了沒事了,就帶你去燕京,咱們好好逛逛。到時也去看看天安門,看看大學!”
“好哩!”韓芳是真心的高興,“到時我們好好的轉一轉。”
“到時咱們就要住在這里了。”楊秀蘭說,“你愿意不愿意”
“……愿意。”韓芳想了想,最終說道。
楊秀蘭知道韓芳其實是不愿意的。畢竟沒了爸爸之后,韓芳長期沒有安全感,也就是因為李龍幫助了她們娘倆,然后又給安排了上學,最后又搬進了大院子里住,韓芳才有了安全感。
這要不了一年又要搬走了,肯定是不愿意的。
但那畢竟不是自己的家。
楊秀蘭知道韓芳懂道理,正因為如此,才不知道怎么說了。
“好了,打掃的夠干凈的了,來,咱們準備晚上吃的。年夜飯,咱們還要好好吃一頓的。吃完咱們也出去放炮!”
“好啊好啊!”聽到要放炮,韓芳開心得很。有了鞭炮,才叫過年嘛。
大年初一,到李家來拜年的很多。哪怕李龍和顧曉霞住在前院,也免不了被李娟李強兩個早早叫起來吃餃子。
先給了紅包,李龍他們一家準備好去吃了餃子,然后看著明明昊昊收了紅包,回到南院想著還能休息一下,結果很快就有一撥一撥的人上門拜年。
根本清閑不了!
按理說今天應該他去跑著給村里那些年紀大的人拜年。不過一來他結婚了,娃娃還小,二來過來給他拜年的都是差不多大的青壯,所以他也出不去了。
好在家里有昨天梁月梅給準備的涼菜,鹵肉、拌豆芽之類的,還有皮辣紅這種夏天常見,冬天根本見不著的東西,所以過來拜年的,無論會不會喝酒,先來一杯再說。
倒是省了他不少事情。
李龍在應付來拜年的人的時候,山里玉山江的冬窩子前也是一片熱鬧的場景。
來這里的至少有二三十人,部落里大部分老人都過來了,男女都有,一個個穿著厚厚的皮袍,外面則是體面的衣服。
哪怕他們還過著轉場類似游牧的生活,但老人還是有比較能拿得出手的走親戚的衣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