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龍看著那腳印的方向,說道:
“很大可能就是這兩天走的,去也是往那個呱呱雞呆的地方去的。”
“那咱們還去嗎”陶大強有些失望。
“不去了吧”賈衛東身體不太好,在這么厚的雪里走這么一陣子,已經有些喘了。
“去,為啥不去來都來了……”最先發現腳印的梁大成反倒覺得應該去一趟。
謝運東問李龍:
“小龍,還有多遠”
“三四百米吧。”李龍說道,“走走就到了。”
“那你說哩”謝運東沒表達自己的意見,反問李龍。
“走吧,不遠了,既然來了一趟,不過去心里總不得勁。”李龍也覺得有必要看看,“衛東你走慢點兒,跟著我們后面,別在前面趟雪就行。”
“好。”賈衛東看其他人都要走,那就走吧。
四個在走在前面,把雪趟開,他在后面走起來就容易一些。
三次下雪綜合厚度超過一米,但其實雪積起來不可能這么厚,因為雪是蓬松的,下過之后雪會慢慢變成雪粒子,體積變小重量變大。
所以這雪層的厚度不超過五十厘米。
但因為上層白天被太陽曬著化了一點兒,然后晚上又凍上,結成了雪殼子,很硬,
在快接觸那一片呱呱雞所在的區域的時候,當先的李龍放慢了速度,小聲提醒著:
“快到了,不管有沒有,咱們動靜小點兒。”
這下子大家都不說話了。
這一片是白刺、蓬灰草還有紅柳、芨芨草混長的區域,因為有這些灌木、高草棵子,雪下來壓不住,一團團的草散布著,能遮擋風雪。
所以這里不光呱呱雞喜歡停留,就是兔子等其他小動物也會過來。
這一片區域可比剛才那片芨芨草要大多了,李龍知道沒辦法圍過來,便小聲說道:
“到地方了,咱們散開,一字排開,慢慢往前走,能看著就抓,看不著就繼續。如果實在看不著,打手電閃一下看看。”
他自己目力強勁,不需要打手電,但其他人不一樣。
雖然這兩年生活好了,其他幾個人也會經常吃動物內臟,不缺維生素,視力比以前好,但那也得慢慢養著恢復。
聽李龍這么一說,其他人立刻散開,居于李龍的兩邊,然后把抄網舉起來,隨時準備扣下去。
李龍慢慢往前走著,目光盯著前面,進了灌木叢區域,一開始啥也沒有。
往遠處看也看不清楚,他就算目力再好,這黑更半夜的也看不出三五十米外去。
但總覺得應該有。
果然,往前走出七八米的時候,就看到一墩蓬灰草的邊上,兩個黑呼呼的家伙正靠著草在那里低頭睡覺。
蓬灰草這種東西長著挺像風滾草的,只要給夠時間,天生能長成圈滾滾的東西,幾乎不需要修剪,遠遠看過去就是一團青綠色圓草球。
村里燒柴火燒蓬灰的人最喜歡弄這個東西,因為只需要把根一砍,一大叢柴火(蓬灰草原料)就到手了。
而且這玩意兒干了后特容易燒。本地人像放羊的楊老六、馬金寶,在冬天野外放羊,就喜歡把這玩意兒直接踩倒,把空隙踩沒了,然后找點引火的紙之類的東西往里一塞,一點就著,火還非常的旺。
因為這玩意兒能燒蓬灰,本地老北疆人都喜歡燒,再加上開荒,導致一年年越來越少,等到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,四小隊周邊已經看不到這種植物了。
李龍收回思緒,拿著抄網輕輕的扣了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