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好好,繼續貨。”解決了個大難題,劉高樓挺高興的,繼續道:“這回拉來兩千張皮子。羚羊角沒拉,最近他們那邊太冷了,那些人打完獵,羚羊頭幾乎都沒處理,直接就把皮子一剝,肉拉走,角都浪費掉了。”
“太浪費了啊。”李龍感嘆著,“不過也沒辦法。”
“就這么多東西了。我從你這里拉走一百噸水泥,兩萬美元,去掉四臺車的三千兩百美元,應該給你一萬六千八百美元。皮子價格沒變吧?”
“目前沒變,兩千張皮子,給你十六萬。咱們各算各的吧,”李龍笑著道,“錢我都準備好了。”
其實是昨天李龍從趙輝那里結的款子,因為知道劉高樓快過來了,所以錢還沒存進去。
各付各的錢。李龍又出去一趟,開著面包車,去零工市場把在那里為數不多的十來個人全都叫來幫著裝水泥。
水泥當天下午就裝好了,別克和木拉提兩個也沒等著,押著車就離開了。
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,劉高樓還給他帶來了年貨禮物。
“這東西是讓別克和木拉提找來的。”劉高樓有點得意,“現在實話,馬肉馬腸子好搞一些,這魚可不容易。”
李龍看著兩條一米三四的大魚,他一眼就認出來,這是伊犁河中這時候比較常見,再過二十年就基本上看不到野生的鱘鰉魚,學名是裸腹鱘。這種魚能長到兩米長,一百多公斤。
眼前這兩條,長一米二三的樣子,重量也有好幾十公斤,雖然是凍貨,但看著還是挺嚇人的。
后世李龍在伊犁那邊的菜市場見過養殖的,這玩意兒有點像中華鱘,差不多應該是一個大類的。
李龍也吃過這魚,味道挺好的。
“也就是太大了,不然的話我就直接拿回去了,想想還是算了,送你當年貨了。”劉高樓道,“我帶了不少老毛子那邊的東西,稀罕貨,可以了。”
“那行,晚上喝酒,我請你。”李龍道,“你先去休息,等回來的時候給我打電話,我去接你。”
“嗯,行。反正這一趟我要在老家好好休息一段時間。這兩年雖然賺了不少錢,但也累壞了,得回去好好的歇一歇。”劉高樓就先開著伏爾加去招待所了。
兩條大魚頓時就把不少人吸引過來了。
雖然這邊也能見著大魚,一米多長的也不少見,但像這么別致的魚類,這邊還真幾個人見過。
“龍哥,這啥魚?看著這么兇!”梁雙成都已經準備回家了,看著這魚好奇心就升了起來。
“鱘魚。”李龍看孫家強,包括顧博遠,還有幾個沒走的散客都在看魚,便道,“伊犁河那邊的,那河大,里面魚長的也大。”
瑪河這時候水量也不,但能逮到的大魚就比較少。總歸是瑪河流程沒伊犁河那么長,雖然下游有個瑪納斯湖,但總的體量許多,流域面積也少,可能因此就誕生不了大魚。
畢竟伊犁河還是條國際河流,最終流出去到哈加盟共和國的某個湖里去了。
兩個國家因為水流水量的問題,一直在談,一直談到四十年后。
這一世李龍也是頭一回見這種魚,他蹲下來看著這條大家伙。
魚沒有鱗,看著好像是外面一層骨頭,其實實話,這玩意兒身上都不全是刺,是骨板,和一般的魚不一樣。
“這魚咋吃啊?看著好像就沒啥肉啊。”孫家強其實還挺喜歡吃魚的,但看著這魚,不知道怎么下刀下口。
“化了之后,把肉切成塊,搞成椒麻、紅燒、蒜香都行。”李龍道,“好吃得很。”
肉食性魚類一般情況下都挺好吃,哪怕廚藝不是很好,做出來味道都不一般。
比如五道黑,比如灰斑狗魚,再比如眼前兩條野生鱘鰉魚。
“鱘魚啊,”顧博遠看著這魚感嘆著,“能長這么大,得好些年。不過據伊犁河有大魚,應該就是這個吧,沒想到冬天也能逮到,那里人挺厲害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