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。”
兩個人把劉高樓的兩個大包搬上了車,退房后,劉高樓也上了車。
李龍從后座上拿過那個裝著熏魚的包遞了過去:
“這是昨天晚上熏的,匆匆熏出來的,不是特別入味,拿回去將就著吃吧。”
“這是……那魚?”劉高樓有些意外。
“是啊。你弄了這么兩條大魚,自己沒吃上,那怎么能行?魚化凍后不好拿,熏了之后,干了,那就能上火車了。”李龍一邊發動車子一邊道,“時間緊,也只能做這個了。”
“那可真太謝謝你了!”劉高樓一看李龍提著這塊熏魚肉至少有五六公斤,而且是帶著魚肚子中間的好肉,便笑著道:“有這玩意兒,拿回去隨便處理一下就是一道好菜。”
“那就好。這玩意兒可不好整,骨板很硬,估計這魚年份短不了。”
“嗯,是這樣的。我們在那邊吃過,這魚身上骨板不少,年份越長的骨板越硬。”劉高樓坐在副駕駛位置上道,“等到開春化凍,你要有時間,咱們去趟伊犁河,跟著那邊弄幾網,大魚吃著才美!”
他這么一,李龍還真有點心動了。
自己發家靠的就是海子的魚,但實際上李龍很清楚,海子的魚,在北疆真不算啥。
阿勒泰的灰斑狗魚,喀納斯的大紅魚,伊犁河的鱘鰉魚,塔里木河的大頭魚,福海的老頭魚,羅卜人的烤魚……
南北疆雖然在現在許多人眼里就是干旱戈沙漠,其實綠洲不少,有河有湖有魚的地方也不少。
有空的話,大疆南北跑一圈,把各地的魚都逮一遍,也是個不錯的經歷。
劉高樓在霍爾果斯呆了這么久,已經沾染上了北疆風土的豪情,雖然氣色不是很好,但講起來那邊的事情算頭頭是道。
李龍見識也不少,兩個人一路聊著,兩個多時后,到烏城火車站買票,還行,臥鋪票還有余,距離上車還有一段時間,他們便去吃了飯,然后李龍把劉高樓送上了火車,又匆匆開著車去了北庭市。
錢主任、陳紅軍、魏主任,一家家送完,太陽已經下山,李龍趕回到瑪縣的時候,天已經徹底黑了。
還行,至少回來了。
第二天給李向前送完魚,然后就去了隊里。
看到那條大魚,盡管李青俠和李建國算是見多識廣,也是嚇了一大跳。
一方面是這魚大,另一方面是這魚模樣怪,和瑪縣水庫里的魚完全不一樣,就挺嚇人的。
好在聽了李龍的介紹,就知道怎么處理了。按李青俠的法,和李龍處理手法一樣,鋸下來幾段,留著給李霞、李安國家各一段,給娟和強強外爺家一段,剩下的就做了吃吧。
正好也嘗嘗鮮。
李建國自然沒意見,然后就去找手鋸了。
李龍開著車子去給顧博遠送魚的時候,發現他正自得其樂的在廚房里準備著年貨。
雖然前天才回來,但顧博遠回的時候在縣里已經買了不少的材料,楊大姐和顧曉霞做的一些東西也給顧博遠準備了,他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吃了。
看到李龍拿來的魚,顧博遠自然笑納了,知道怎么做之后,就把李龍趕走了。
出了院子,聽著村子里零星的鞭炮聲,八八年的春節,來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