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覺得這些人倒挺敬業的,這么早就起來營業了。
自己理的是毛寸,現在的普通理發師可處理不了。
劉高樓正在旅館的院子里等著李龍,看李龍進來,他笑著道:
“李老板,這是去哪里轉了?”
“就四下轉轉。”李龍隨口道,“你二叔那邊事情處理完了?”
“還沒有,是有新的買賣了,我是無關人,就出來了。對了,晚上咱們聚一聚,明天再走,我二叔了吧?”
“了了。”李龍道,“那要不要給革命別克打個電話一下,讓他明天趕過來?還是我們過去接?”
“我給他打電話了,讓他明天上午趕到清水河那里等著就行了。”
既然劉高樓已經安排好了,李龍也就不多,不過他還是解釋了一下:
“劉老板,我那玉石就是普通的碧玉,以后咱們別再那檔子事情了好吧。我現在都后悔當時給你你開玩笑這事了。”
“好了好了我知道了。”劉高樓笑笑,“也就是別克關系不錯,不然別人我也不可能。再了,這事也是好事,不定成真了呢?”
“不可能是真的。”李龍擺擺手,“都啥時候了,咱得相信科學。”
話是這么,他自己也不是很確定。
不然自己怎么回事?
“有些事情不是科學也講不清嘛,啥外星人、氣功之類的。”劉高樓就開著玩笑,“行了后面不了。對了,這回回來的時候,還拉白糖啊。”
“這沒問題。”李龍笑笑,“沒想到那邊白糖這么缺。其實哈加盟國那么大,隨便開點地種甜菜,然后生產糖就行了啊。”
“這邊輕工業不行,人少,制糖廠雖然是有的,但產量不行。”劉高樓解釋著,“不是沒廠子,有的,不過不夠。”
人少,有糖廠,還不夠。
這幾個詞放一起怎么感覺都是有點混亂,不過李龍也知道那邊的大致情況,沒細。
中午就是簡單吃個面,晚上比較豪華一些,是在這里比較大的一個飯館子里面,一個大房間里,八仙桌上已經開始上菜。
除了劉家叔侄,李龍,還有兩個人。
“這位是海關的楊科長,”劉山民給李龍介紹著,“這位是在這邊做邊貿生意的童老板。”
介紹完之后,他也給兩個人介紹李龍:
“這位是從瑪縣那邊過來的李老板。瑪縣你們可能不知道,但石城你們一定知道,瑪縣就在石城東邊十來公里,那里盛產碧玉。
你們別看李老板年輕,但身家可不少,老童,你都不一定能比得過,不過李熱心公益事業,還是全國表彰的先進個人,自治區那邊掛了號的。”
后面那話看似吹捧李龍,在李龍耳朵里,卻感覺是對其他兩個人的提醒。
這個楊科長三十多歲,身材高大,梳著大背頭,往那里一坐,渾然看不出來是海關的科長——可能沒穿制服?
不過讓李龍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臉長得特別像維族,但聽劉山民的介紹卻是漢族。
挺怪。
至于這個童老板,中風頭,和蔡姓歌手打扮的有點類似,可能是想學儒商模樣,長相也挺清秀的,就是個頭不高,但話挺風趣的。
聽劉山民介紹李龍后,兩個人都是“認識李老板很高興”,李龍能感覺到這是看在劉山民的面子上,他也著同樣的客套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