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過飯,李龍還是堅持先去把這些人住的地方安排好,然后帶著卡車司機,拉著一車苗子去了四隊。
卡車開到四隊大哥家院子的時候,李龍有些意外,院子里咋這么多人?
看著那些人頗有些相似的面孔,李龍頓時明白,老家的那些親戚過來了。
想想也正常。雖然在北疆這時候還沒開始種地,但老家現在已經是春暖開,各種要錢的事情都來了。
與其在家里等著閑著沒事,還不如先趕到北疆來。這樣老家那邊少了一張吃飯的嘴,糧食還能富余些。
早點過來后,這邊有什么安排,心里也清楚,如果不行的話,再換地方也不遲。
這些人估計就是這么想的。
看到李龍的嘎斯車和后面的卡車,李青俠、李建國等人都站了起來,那些親戚們也跟在邊上圍觀著。
李建國有一臺嘎斯車,這已經讓他們有些意外且羨慕了,現在又來一臺,而且還帶著卡車,真了不得啊!
李龍下車,李建國便問道:
“這是從伊犁回來了?這趟都順利吧?”
“順利得很。”李龍笑笑,“拉了一車枸杞子苗,這玩意兒耐鹽堿,就跟白刺一樣。咱們家開的新鹽堿地有吧?我想著直接種上,先把地給占著看看。”
“這苗子不少吧?咋種?”李建國問道。
“就是,這沒種過啊。”李青俠也有些麻爪。
“這個簡單,苗子才挖的,犁的地隔一米開溝,直接栽到溝里就行。灌春麥的時候把水一澆。現在不是人多嘛,正好給他們找個活干。”
“那行。”李建國其實也愁,這人來了,沒活干,一幫子青壯在家里必然是有可能出麻煩的。
現在李龍給找了個活,正合他的意。
“一畝地種三百多苗就行,”李龍又道,“間隔大點兒沒事。主要是先試驗一下。我先拉的五十畝的苗子,撿鹽堿最大的地種,剩下的地咱們就種吧。”
李建國自然是沒意見的。
李龍又把車上裝的那些特產和風干魚取下來一些放在大哥家里。
這時候李俊峰帶著那些人已經開始卸枸杞苗子了。人群中李龍看到了李俊賢和陳前進,他只是點點頭,沒多話。
把東西分完,李龍也加入到了干活的行列中,這時候李俊峰才抽空一個個給他介紹人。
除了熟的李俊賢和陳前進之外,還有李俊海、李俊田、李俊偉、李俊漢,另外還有兩個孫子輩的,叫李道明和李道成。
都是二三十歲的青壯,不過看干活,有快有慢,有像李俊賢那樣悶頭不話的,也有像陳前進那樣自來熟的。
聽著叫龍叔、龍爺爺,李龍也是一頭的懵。
上一世可沒這么多的事情,偶爾回趟老家,基本上沒幾個認識的人,不存在這些事情。
這回倒好,自己和大哥這邊算據點,這是把半個村子的青壯給招來了吧?
當然是夸張,李樓村大,這些人就算一家一個,也就不到十分之一。
李龍觀察了一下,這些后輩們,穿的衣服也不盡相同,干凈一點兒的是夾克衫,騷包一些的還有皮鞋,當然儉樸一些的衣服上還有不怎么顯眼的補釘。
不過都是熟人,彼此開著玩笑,并不會因為衣著有什么區別。
這時候人的發量是真多啊,真像廣告里的,每個人都有一頭烏黑靚麗的頭發。
人多干活就快,一萬多苗子,三百多捆,不到半個時就卸完了,看這些人還意猶未盡的意思,李建國干脆讓他們把一部分苗子搬到四輪上去。
李龍的四輪也開到這邊來了。他現在那邊拉貨什么的用面包車,四輪基本上就閑下來了,放在那邊閑著還不如直接開過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