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們轉場的路上也要注意,趕著牛羊過去,路上沒有羊圈,說不定會被野牲口給看上。”
“嗯,我們知道的。”哈里木點頭笑著說道,“有槍呢,不怕的。”
李龍聊了一會兒就離開了,他回去還要把熊肉給處理一下。
路上他都想好了,四只熊掌,兩只放大院子里吃,兩只拿到大哥那里。至于熊肉,也是一邊一半。
其他熟悉的人多多少少都送過,這回就不送了,都留著自己人吃。
他把兩個熊掌送到四隊的時候,一路上能看到有些人已經在地里播種了,還有些雖然沒播種,但也在平整耕地,做播種的打算。
農村一片忙碌的景象。
到大哥家里,就老娘杜春芳一個人在院子里撿著刺芽花。開春了,各種能吃的野菜野花都慢慢出來了。
四小隊邊上有刺芽花,取自鈴鐺刺,這種渾身長滿刺的灌木開花結果,果實有點像泡泡,泡泡里面有黑色的種子,風一吹就會發出聲響,所以被叫作鈴鐺刺。
看著李龍過來,杜春芳沒起身,笑著看小兒子提著東西下車。
“啥東西味道這么大?”杜春芳問道。
“熊,進山看人家干活,看到一頭熊被啥給啃了,沒吃完讓我給撿回來了。”
李龍把兩個熊掌放下,然后又把熊克郎子拿下來,杜春芳急忙說道:
“你咋不給自己留呢?咋能都拿回來放這里?給他們吃那多虧得慌?”
李龍知道老娘說的“他們”指的是那些親戚們。
李龍對于這種親疏分明的“樸素”的愛憎觀有點哭笑不得,他笑著說道,“我要留啊。從山里一回來我就過來了,現在我是打算砍一半留下來。
這肉也不多好吃,這邊留一半,剩下一半我要拿回去。”
“嗯,這也怪多哩。”杜春芳這才點頭,“給他們差不多頓頓吃肉,夠好的了……不過干活還行。”
李龍從車里拿出砍刀來,杜春芳彎著腰挪著步子去把切菜的墩子拿過來。這時候砍肉切菜很少用菜板,都是木頭墩子,也不知道每年能吃下去多少木屑來。
把孟海劈剩下的大半熊肉一截為二,李龍提著一半放在廚房的案板上,對老娘說:
“老娘,這肉我就不動了,我得回去趕緊把剩下的處理掉。”
“你把這刺花拿一些回去,蒸上,讓明明昊昊當個零嘴也行。”
村里的孩子很少吃零食,沒錢或者沒條件。這野地里的東西就是他們的零嘴。
杜春芳覺得明明昊昊和其他孩子一樣,應該也愛吃。
李龍沒拒絕,他抓了半把塞進嘴里,一邊嚼一邊從車里找了黃挎包來,從老娘手里的簸箕里掏走一半刺花,老娘還要往他挎包里扒拉,李龍急忙擺手:
“夠了夠了……夠吃了。”
“那東邊渠邊上到處都是,我沒事就去弄點兒,你們在城里不容易吃掉……”
“那也夠了。”李龍不要,杜春芳還有點遺憾。
“老娘,那你慢慢撿,我先走了。”李龍把挎包放到車里,和老娘招呼一聲,便開車離開了。
杜春芳挺滿意,這一趟刺花沒白摘。
李龍回到大院子,這時候還沒到下班的時時候,他便開始整治起熊部件來。
熊肉剔下來要燣上,熊骨頭這時候也不好放,最好帶肉鹵上。
至于熊腦袋和熊掌,李龍的做法比較粗暴,就是剝皮后直接開煮。
反正后世做豬頭羊頭牛羊也是這么搞的,清洗干凈放大鍋里煮就完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