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正以后是大趨勢,李龍先一步提出來,當占個便宜。
在這期間,顧曉霞也已經學會了車,李龍給她弄了個執照,她開上了劉高樓拉過來的拉達。
嘎斯車已經全部賣完,是被同一幫人買走的——趙宗明的同事,那些從兵團過來的連長指導員們。
或者,王明軍買了嘎斯車后,在兵團那邊引起了風潮,好些個連長指導員都想著要買一臺。
不過春耕開始,他們沒空過來,等棉花播種結束后,就結伴過來,把李龍這里的車子給清了。
嘎斯車就那么多,剩下的是拉達和伏爾加。也就是顧曉霞提前把那臺拉達開走了,不然的話,估計那臺車也留不下。
李龍只能,這些連長指導員,真有錢。
趙宗明后來隱晦的給他過,雖然有些連長指導員不像王明軍那樣能組織人扎大掃把賺錢,但每年年底分紅的時候,這個別連長指導員,會突然就暴富。
李龍知道有些事情在所難免,但還是挺氣憤的。
但無能為力。
顧博遠在四月二十六號這天打來電話,頭天收購站開業。
因為事先已經聯系好了革命別克這些人,在州電視臺上也打了一個星期的三語廣告,所以開業的當天,過來賣東西的人挺多,頭一天就出去了九萬多塊錢!
顧博遠當時備了十萬塊錢的收購金,以為是綽綽有余,沒想到差點兒不夠!
大頭的是革命別克他們縣集體運過來的皮子,和吳永波運來的一些皮子,以及一些散戶賣的貝母。
顧博遠給李龍了一個很意外的消息,當天州電視臺過來記者采訪,而且有領導秘書過來看了看,露了個臉,和顧博遠了幾句話,意思就是歡迎他在這邊開收購站之類的。
李龍和顧博遠都沒清楚這其中的含義,但都很明白。
“開業很順利,反正沒啥人過來搗亂,今天過來賣東西的人也挺多,目前來看多數是周邊農村的,還有個別是周邊縣市,比如霍城、察縣的等等。”
顧博遠的聲音有點沙啞,“我這邊庫房正在建設當中,不過目前現有的房子還能支持一段時間。等劉老板下趟過去的時候,我讓他順便就把皮子之類的給你拉過去。
對了,現在貝母我昨天一到到現在已經收了四百多公斤了,去年存貨,我收的均價是七十塊錢左右,在這邊算高價了,估計五月初就能收到兩噸多……
他們這邊的存貨挺多,估計是收購價不高,所以一些人存著不賣,等販子呢。我這邊電視臺打廣告的時候直接把價格給標了,所以許多有存貨的人就過來了。”
李龍知道顧博遠這一招算是掀攤子了。如果不是昨天開業的時候有領導過來,不定肯定就會有人搗亂的。
畢竟行業壓價在許多時候是默認的潛規則,結果來了個過江龍直接把攤子掀掉,把價格一下子提起來,那那些原來壓價的人能受得了?
這算鋌而走險,也算是向舊的行規進行了挑戰。
好在有人背書,明面上李龍和顧博遠不怕,他擔心的是暗地的東西。
畢竟東來那邊的火災事情就挺嚇人的,所以他立刻提醒顧博遠,一定要注意安全,晚上要派人值夜,最好多招一些人。
“顧叔,現在咱們賺的錢不少,就你昨天一天,四百公斤貝母,我們就能賺三四萬塊錢。所以多雇傭一些人,就當保安都行,白天晚上輪流值班,把庫房、大門看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