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林昊拿出來棉花票時,才被告知現在供銷社還沒有,要過多幾個月才有貨。
最后也只剩下布票了,上次已買了一些,現在這個全部要棉布,冬天好做衣服啊。
這個供銷社倒是有,直接把80尺布全扯了,這個一尺也才0.36元,總共是28.8元。
呼,總算是把林昊手里的票都買完了,除了棉花票和肉票,全國糧票這些就沒有其它票據了。
把李鳳大姐和翠花姐兩人也是累的夠嗆,因為基本上沒人能一次性買這么多東西。
但是看到林昊每次出差都能打回那么多肉,剛剛賣給她們供銷社這一頭豬也都不少錢。
最后一算賬,總共373.05元。
把手里剛剛領的豬肉錢遞給李大姐后,又從挎包里掏出兩沓大黑石,然后又找了五毛五的散錢。
而李大姐也是細心的數了兩遍后,才上飛子,滑了過去。
在六十年代的供銷社中,收款時采用的是集中收銀的方式,即幾個柜臺統一集中在一個收款臺收款。
供銷社里拉著幾根鐵絲,鐵絲上穿著票夾,用于傳遞收款票據。
當某個柜臺售貨后,營業員會將收到的錢和票據夾在票夾上,用力一推,票據就會飛向收銀臺。
收款完成后,收銀員會將回單和找零的錢也夾在票夾上,票據又會被滑回原柜臺。
這種快速傳遞票據的方式,使得收款過程高效且有序,而票夾因此得名“飛子”。
林昊來過幾次后,看到這樣子總是覺得很是新奇,而且李大姐他們也練的一手好巧力,都能滑到剛剛好。
結完賬后,看到這么一大袋東西,李大姐她們就連忙拿出來一個大麻袋幫忙裝。
本來還想讓林昊叫輛板車送呢,但是林昊連忙拒絕。
開玩笑,只要隨便裝下,等沒人時,直接就收進空間里了。
好在供銷社里啥東西都有,那李大姐連忙從后院拿來一塊板子,放到林昊的后座上,這樣把酒什么的放上去才平穩。
綁好所有東西后,林昊連忙跟她們告辭。
也是,這會兒兩位大姐眼光直往后院瞄,那是看肉呢。
笑了笑后,林昊騎起自行車就走,至于那肉她們怎么分都是她們內部的事了。
小心的進入巷子后,神識掃描了下,沒發現有人后,直接把所有東西都收進靜止空間里。
現在時間也才十點多鐘,還是很早啊。
搞了大早上的,還沒有吃東西呢,直接騎往什剎海那兒的小公園里,先填飽肚子再考慮一會去那兒吧。
等來到什剎海時,就見到一些老頭在那兒釣魚,其它的也沒看到啥人。
林昊也不理會,直接騎到一處樹陰下,直接從空間弄出一塊布來就鋪到了地上。
拿出來一只烤鴨,十個菜包,一瓶茅臺就慢慢的吃了起來。
反正有錢就得花,有好吃的就得吃,可不能虧了自己啊,這就是林昊現在的真實想法。
反正也沒什么人,吃的那是一個爽啊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