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說到靈山寺,爺爺也是感慨道:“說起來這靈山寺在我們這里建廟也很長時間了。”
而爺爺見到林昊對這些感興趣,也就起身從里屋里拿出來一本很古樸的書,而這書好像是以前的縣志。
爺爺直接翻到建廟那里讓林昊自己看。
上面正有介紹這靈山寺的。
靈山寺坐落潮汕龍潭鎮的青龍山,始建于唐貞元七年(791年),由佛教名僧大顛禪師創建。
作為龍潭鎮最古老的寺院之一,其歷史與唐代文豪韓愈密不可分。
公元819年,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潮州,卻與大顛禪師結下深厚友誼。
離任時,韓愈贈衣予大顛,后人為紀念此事,于寺內修建“留衣亭”,成為一段“儒釋交輝”的佳話。
而這靈山寺依山而建,布局嚴謹,沿中軸線分布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藏經樓等主體建筑,兩側輔以鐘鼓樓、碑廊及僧舍。
其建筑融合了唐代風格與潮汕工藝精髓:
木雕石雕?:梁柱間的龍鳳、花鳥浮雕栩栩如生,展現潮汕工匠的精湛技藝。
嵌瓷裝飾?:屋頂的彩色瓷片鑲嵌圖案歷經風雨仍色彩艷麗。
千佛石塔?:寺內的唐代石塔,四面雕刻佛像逾千尊,為罕見的佛教藝術珍品。
而且這寺內還珍藏有元代《大藏經》殘卷及歷代碑刻。
而且這靈山寺留有一些未解之謎。
如舌鏡塔的靈異之謎?:
大顛禪師93歲圓寂后葬于寺后,三年后移葬時肉身不腐,僅余“舌與鏡”。
唐末修塔時發現僅存舌頭,稱“舌塔”;宋至道年間重修時僅見古鏡一面,鏡中映有大顛影像,遂改名“舌鏡塔”。
此塔保留唐代鐘形制,雕刻花卉動物紋飾。
而這大顛禪師為禪宗六祖惠能三傳弟子,唐貞元七年(791年)云游至靈山,見此地“九龍八首,獅象對峙”,雖荒蕪卻靈氣非凡,遂伐木建寺。
傳說他獨居深山時與虎狼為伴,以佛法感化野獸,最終建成靈山護國禪寺?。
而這寺內大顛祖堂外墻上生長一叢壁蘭,已近300年歷史。
民間稱其與世道興衰“同枯共榮”,盛世時郁郁蔥蔥,亂世則凋零萎靡,被視為靈山寺的“氣象預言者”?。
看到這里,林昊更是對這靈山寺感興趣了。
明天一定要好好看看,而且也想趁機進入這青龍山一趟,再搞點兒野味在空間里放著。
而且獵物多的話,還可以帶著民兵隊進山搞一些給村里嘛。
接下來,林昊就這樣陪著幾位爺爺聊著一些村里的發展。
別看幾位爺爺年紀大了,可是見識并不是現在的小年輕所能比的。
而且膽子也很大,并不古板。
比如這黑市,如果沒有村里的幾位爺爺拍板,那也搞不起來。
特別是四爺爺還說了,如果林昊教村里的小伙練武練的好的話。
以后就作為村里的一項重要事項,畢竟在農村老家這里,如果一個家的青壯能打的話。
那這個村子的人就不會被別的村欺負,比如娶妻或者嫁人那都是有優勢的。
何況他們村還有林輝這個鎮長在,可以說在全鎮各村里,人口不是最多的,但是權勢卻是最大的。
還有上次姑父來的那一次,也是狠狠的在這片出了名。
沒見到最近很多村的小伙都相看成功了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