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還是很想知道她的更多面的。
就憑這個,想來婚后生活也會很有趣。
除了母親妹妹和弟弟,太子對皇帝都有所防備,更不用說才見了幾面的未婚妻了。
但是,這樣相互試探著前行,也更有趣不是嗎。
……
比起沒有太大懸念的殿試,六部九司的小試吸引更多人的視線。
今年春闈是女子第一次參加,高中的女子竟占了三分之一。
這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,也讓學子們壓力倍增。
這次因為孟景行的事,皇帝本想直接讓女子參加秋闈。
奈何時間太近,準備不過來。
但皇帝并沒有放棄,他允許參加春闈落榜的學子來參加此次小試,無論男女。
按照往年慣例,只要不是特別困苦的學子,大多參加完春闈后會留在京城,等到秋闈結束才返回。
要知道,秋闈可是鄘朝最高級別的選拔考試,那是鄘朝最頂尖學子們的角斗場。
他們就算不參加,只是旁觀一輪,也受益匪淺。
京城為這些學子提供有各種便利。
無論是住店還是找活干,都非常方便。
半工半讀也比在自已家鄉賺的多。
這些堅持到最后的學子,得知小試的消息后,欣喜若狂。
最開始女孩子們還不敢相信,大著膽子去報名處詢問。
“官爺,這上面說的是真的嗎,我們也能參加小試?”
兩個結伴而行的姑娘問道。
“只要有春闈考試的證明,就能報名參加,你們有嗎?”
官差回答的很迅速,這段時間他回答太多次了。
“有有有”
她們趕忙把官府開具的證明拿出來遞過去。
“嗯,那你們想報哪里?”
官差認真核查證明上的官印,再與吏部提供的名冊一一對應,找到二人的名諱。
“啊?還能自已選?”
“自然,沒人可以參加三場小試,選好把這個填一下。”
官差回答的耐心。
這事他也是頭回見,很理解這些學子的心情。
尤其還是兩位姑娘。
“哦哦,好謝謝官爺。”
兩人緊緊攥著那張紙,去到一旁的空桌處,認真思考自已要選什么。
這種場景在吏部很常見。
自從小試通知后,門口設立的報名點就沒斷過人。
報名的人絡繹不絕。
大家都抱著試一試的態度,人數比秋闈總人數還要多。
不過這次測試比較簡單,如工部和兵部根本沒有試卷。
全是現場實操。
小試選拔的官員都是臨時官員,只有官職沒有品級。
等到任滿一年,通過考核便可以從七品都事做起。
當然這是正常情況。
若是表現特別突出有重大貢獻的,就另算了。
六部九司對小試十分看重。
出的題目都是結合實際出發,就像找到那些一上任立刻就能開工的。
開天辟地頭一遭的考試,根本沒有參照物。
學子們只能按照以往的經驗準備。
結果小試當日,一考一個不吱聲。
那些胡亂填報的,有的一個題都答不出。
考官們問的問題,太具體了,他們真不懂啊。
而那些偏科的就有福了。
選了自已喜歡的方向,考官提問對答如流。
有的還得到這些大人物的指點,頗有所得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