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說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。
但,自已孩子自已疼,誰也不知道,他的心理是否是健康的。
兩家這種關系這種地位,以后想和離都費勁。
從一個母親的角度,盧靜姝真的不想答應這門婚事。
不說別的,單單子嗣一事就比旁人難以應對。
若是一直生女兒,他們會不會有意見。
對男人來說生育幾乎沒有損傷,對于女子來說,多生一次,危險就增加幾分。
多子多福,損的只有女子的利益。
再說感情一事,若是為了成婚而成婚,婚后必定一地雞毛。
多少人在還未懂得婚姻的意義時就稀里糊涂進入圍城。
婚姻里是利益交換,唯獨不是把愛放在第一位的。
多少人因為愛情心甘情愿走入婚姻,最后發現彼此愛意在一日日消磨殆盡。
尤其是古代,這就是兩個家族利益互換的過程。
雖說盧靜姝想讓女兒能大膽體驗人世間的愛恨情仇,但他也希望能給女兒托底。
她可不希望有什么因愛生恨,霸道公子強制愛的劇情出現。
顧鶴齡的確很值得同情,但這不是她把女兒搭進去的理由。
以前看的書里,龍傲天身邊總有送財送資源送人脈甚至送命的女子。
從男主的角度的確很爽。
但是,誰考慮過那些女子家人的感受。
自已十月懷胎含辛茹苦養大的女孩兒,活著就是為了給男主送資源?
憑什么?
若是以前的榮瑾瑤還真會為了家族同意這樁婚事,不管自已是不是心甘情愿。
但現在嘛,盧靜姝養大的女孩兒,有自已的思想和追求,才不會為了一個男人委屈自已。
世間有太多女子,被這俗世規則規訓一生。
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。
唯獨不是自已。
佛教解釋說因為女子比男子少修五百世,所以會遭受更多的挫折和磨難。
盧靜姝一直不太理解這一點。
大抵是從古至今,改變人類命運的,大多是男子,所以他們的福報更大一些。
種因得果,這個理所應當。
但,盧靜姝覺得若是給女子機會,她們能做的不比男子少。
與其非要男女間爭個高低,不如齊心協力把蛋糕做大。
讓更多人有機會加入進去。
這也是她突發奇想讓孟景行暴露的原因。
既然福報不夠,那更要出去做事,積累福報了。
困于后宅,這一世又是蹉跎。
但榮瑾瑤還是相對傳統一些,她喜歡漂亮的衣服,喜歡打扮自已,不太喜歡與人爭奪。
這也是女子身上的隱形框架。
要謙遜,要柔和。
動不動就說女子后宅之爭不擇手段。
說的跟男人在朝堂上爭斗很光明正大似的。
盧靜姝以前在職場上就有這種感覺。
同樣一個職位,若是女子擔任,周圍所有男人都會從各個角度去挑刺。
女孩子最該學習的就是,男子的這種團結。
既得利者,太懂的自已受到多少優待了,也會有意無意去維護這個優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