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刻,若貿然對路北方出手,無異于在平靜的湖面掀起一場風暴,不僅難以成功,還可能引發更大的波瀾。搞不好,那些支持路北方的人,會以為自己是故意打壓、報復他,從而給自己惹來大麻煩,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。
紀金來眉頭緊鎖,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,大腦飛速運轉,思索著應對之策。經過一番深思熟慮,他決定先從支持路北方的那些人入手,比如季蟬、他姚高嶺、羅清遠等人。這些人工作平庸,性格平淡,先將他們清理掉,換上自己的人,對整個局勢會更有利。
畢竟,這些人就像路北方身邊的一根根支柱,雖然平時不顯山露水,但在關鍵時刻,卻是力挺路北方的中堅力量。現在,只要先將他們拔除,就能逐步瓦解路北方的勢力,到時候再對付路北方就會容易得多。
就這樣,紀金來首先將目標鎖定在季蟬身上。
紀金來深知,季蟬雖在宣傳部長這個崗位,上成績難以量化,而且,在蔡忠這件事情上,她將輿論宣傳方面的主導權給路北方,才讓路北方與南周報取得聯系,她是路北方陣營中不可忽視的一環。若能先拿她開刀,既能給路北方一個下馬威,又能逐步削弱其勢力。
于是,紀金來特意安排手下岳斌,專門盯著季蟬,對她的工作進行全方位、無死角的“盯梢”,不放過她工作中的任何一個細節。只要發現稍有不對的地方,岳斌便讓手下記下來,然后提供給紀金來。
紀金來只要收到這樣的信息,便如獲至寶,將這些小問題無限放大。甚至在省委常委會上,他臉色陰沉,眼露兇光,矛頭直指季蟬,將她批評得體無完膚。
有好幾次,紀金來便故意在省常會上,嚴厲批評季蟬,令她臉色一陣紅一陣白,心中滿是委屈與憤怒。季蟬深知紀金來這是有意針對自己,可又無力反駁。畢竟,那些被無限放大的小問題,在紀金來咄咄逼人的態勢下,仿佛成了不可饒恕的大錯。
每次被訓后,季蟬回到辦公室,癱坐在椅子上,淚水在眼眶里打轉。她明白,繼續留在浙陽,只會成為紀金來打擊路北方勢力的犧牲品,往后還不知要遭受多少無端的指責與刁難。
經過一番痛苦的思索,季蟬最終下定決心,她不能再這樣坐以待斃,她要逃離這吃人的環境。于是,她開始著手準備申請調回天際城的材料。在申請中,言辭懇切地表達自己在浙陽工作的不適應,以及個人發展受限等問題。
半個月不到,季蟬通過申請,調回了天際城。紀金來知道后,臉上露出一抹淺淺的笑意!
接下來,他要將目標對準羅清遠。
羅清遠是省委秘書長,按說應該是與他紀金來走得最近的人。
但是,羅清遠因為與路北方關系密切,而被他痛恨。特別是在蔡忠案上,路北方雖然將蔡忠的情況舉報給記者,是為正義發聲,但他的舉動損害了浙陽的形象。
然而,在省常委會上,羅清遠卻在公開場合,表達了對路北方的支持和聲援,并呼吁要嚴肅處理蔡忠,給受害者一個公道。這正是紀金來所無法接受的。
正是基于這點原因,紀金來和對付季蟬一樣,暗中安排岳斌收集羅清遠工作中的“黑料”,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問題,也被他一一記了下來。并且在大會小會上,無論是私人場所還是公開場合,都讓羅清遠顏面掃地,如芒在背。
羅清遠起初還試圖解釋,可在紀金來一次次蠻橫無理的打斷與指責下,他的聲音漸漸微弱,滿心都是無奈與憤懣。終于,在一次省委工作會議上,紀金來又一次在眾目睽睽之下對羅清遠的工作橫加指責,言辭之激烈,態度之惡劣,讓羅清遠再也無法忍受。
這次省委會上,羅清遠又被訓,他實在受不了,便猛地站起身來,雙眼通紅,聲音顫抖卻又帶著一股決絕:“紀書記,我自問在工作中兢兢業業,從未有過半點私心。您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針對我,我實在無法接受!如果浙陽官場容不下我這樣真心為工作的人,那我走便是!”
這一番話,如同一顆重磅炸彈,在會議室里炸開了鍋。眾人紛紛投來驚訝的目光,紀金來也是一愣,隨即臉色變得更加陰沉,嘴里道:“羅清遠,你這什么話?誰要你走了?你工作沒搞好,別胡思亂想。”
話是這樣說,但羅清遠已經顧不上那么多了,他心中只有和季蟬類似的念頭:那就是離開這個讓他痛苦不堪的崗位。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