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是隨著英美銀行銀元儲備的縮減,而英鎊和美金又不能在華夏作為法定貨幣,特別是閩中市場,除了銀元和黃金,那真是誰都不認。
英美銀行連續三天要求閩中銀行開放銀行間的通匯渠道。
可是閩中銀行早接到秦晉命令,自己手里都還有大把的英鎊和美金沒有兌換出去呢,又怎么可能接受英美這種單方面宣布的承兌匯率。
當英美銀行被閩行告知他們如果想要承兌,就必須接受國際物值標準下的1銀元兌換5英鎊,1銀元兌換11美金的時候,所有歐美的銀行業都傻了。
這國際交易市場都定下的匯率,他們根本沒有想到閩中直接做了切割,人家現在不玩了,你兌換出去的銀元,人家早就呼呼呼呼的派人回收了,而你想通過國際交易市場按匯率拿貨,人家直接不玩了。
而如今整個華夏,乃至于南洋,亞太地區普通人和市場持有和使用最多的就是銀元。
特別是華夏市場和南洋市場,由于華人占據絕對主體,閩洋成為了最堅挺的貨幣。
至于美金和英鎊,那也只是在國際貿易的大宗物流上才會用到。
相當于英美想當然的拿國際交易市場規則來壓閩幣,結果手里積累的閩幣被換出去了,而閩系銀行卻直接關停銀元換外匯的通道。
是個傻子都知道誰是緊俏貨,誰是貶值流。
加上一直以來,秦晉有意引導英鎊和美金在亞太地區的不穩定性,整個英美貨幣系統在這里,基本上都處于高開低走,低收低回的詭異循環狀態。
因此導致整個亞太市場對紙幣的極度不相信。
畢竟日元已經連續崩盤,法幣屬于從發行就報廢的狀態。
至于法郎,盧布,特么的連美金和英鎊都成了小丑,憑什么認為老百姓會接受這種根本不流通的外國貨幣。
不過閩中的這種自我與國際市場切割的行為,其實一早就在兩國高層的預判當中。
他們一致認為秦晉不敢把自己隔離于世界市場之外。只要他不敢,那就必須接受來自規則的收割。
而秦晉只要敢做切割,他們馬上提高貨物和航運對閩幣的統一漲價,只要閩幣敢單飛,他們就敢借戰爭物資緊缺的檔口一直漲到銀元崩盤。
可是他們太小看了西郭在南洋的作用了,平時通過海峽關稅和內陸海貿差賺足了外匯。
如今國際交易市場統一針對銀元漲價,他就用手中的外匯直接交易,而市場上的銀元他賺的比國際市場還多。
當大家發現銀元市場的物價平穩,并沒有像國際交易市場預判的那樣短時間內會連續崩盤。
可手里的銀元又流了出去,而華人商戶和交易,通通只認銀元,你一旦拿出美金和英鎊,他們通通給你按1:11和1:5的匯率和你交易。
一時間,整個南洋市場率先開始大量拋售外匯,收攏銀元。
原本日本手里掌握了大量的英美外匯,正想著趁此檔口直接大量收入銀元,拋售外匯呢,結果銀元沒有收回來,外匯反而流了出去。
最慘的是從南洋和歐美采購的物資,一旦流入亞太市場,通通都會被以五倍十一倍的貶值率轉換成銀元。根本就達不到一英鎊賺一銀元,五美金換一銀元的效果。
物價始終以閩行規定的實際匯率在交易!
也就是說他們轉了一圈,還特么虧了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