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2日,日軍主力下樊口,45萬主力日軍突進武漢包圍圈,中央軍和武漢守備部隊浴血奮戰,武漢三鎮陷入一片哀鴻!
大批難民沿江而下,由于日本和秦晉有協議,這次101師團和106師團僅僅統計了數字就放行了,面對動輒就是好幾萬的難民,李鄺和熊士諱也無能為力。
畢竟整個長江一帶由于今年的戰爭就差不多陷入了絕收的狀態。
江西的余糧還要供應整個江西到明年,又如何供應源源不斷流入江西的難民。
從九江一路到南昌,一路饑民一路哀嚎。
熊士諱也上報過重慶,可重慶方面便是江西之財政歸秦晉,江西事務,由秦晉和閩中一并解決。
23日,秦晉,齊秀峰等南部首腦抵達南昌。
面對城外一望無際的難民,李鄺和熊士諱不敢放難民進城,僅調撥部分糧草開棚設粥救急。
秦晉登上南昌城頭,對著齊秀峰也很頭疼道:
“望川先生,我們的儲備糧還能調撥多少出來?”
齊秀峰看著城下一望無際的難民潮,苦澀搖頭道:
“主公,除開軍備戰略糧,民政糧庫已經不敢再調了,閩中現在人口急劇攀升,我們必須先保閩中,畢竟好不容易才穩定下來的閩中,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需要政府出供應糧來養活那1800萬才開始工作的新人口。
而從南洋調度的糧食,現階段也只能和軍糧勉強扯平,做到保軍保民保政府的基本線。
目前我們還不能準確的統計出這次湖北難民有多少,三五萬可能,三五十萬也可能!
而且他們都是有家有業的,可不是那些投奔閩中定居的人口。
一旦我們把閩中的穩定糧往江西劃撥,那閩中的百姓就得餓肚子。
政府不能拿穩定盤來救濟注定不穩定的流民!
因此,抽抽擠擠,頂多能夠抽調出五萬人不超過三個月的稀粥糧!”
秦晉皺眉道:
“拿錢買點能夠貼上嗎?”
齊秀峰苦笑道:
“主公,連你自己說的這話都不自信,這不是三百五百,這是三萬五萬,甚至可能是三五十萬!
這幾年,糧食從來都是一路高漲,我閩中本就不產糧,如今人口翻倍,南洋的糧僅夠支撐閩中糧食穩定。
而其他地方,說句不好聽的,可以說是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啊!
主公,如今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快將難民分流,愿意留下的,可以給定糧,只是出來逃難,等戰爭結束了就要回去的,只能給點稀粥把命保住。
湖南魚米之鄉,能往國統區送,就趕緊送!
一旦光吃飯,不產生價值的多了,別說三五十萬,就是十萬張嘴也會把閩中吃垮!”
秦晉也明白齊秀峰說的是事實,整個南洋閩贛,現在光養102集團軍那六十萬個兵其實就已經在過度消耗兩省的底蘊了,要不是糧食有限,他秦晉難道就不想養個百萬大軍?
之所以是是六十六萬,那是因為閩中不產糧,養十萬人都難,江西倒是產糧大省,可供應完兩省百姓后,能養二十萬大軍就已經是頂了天了。
102集團軍軍糧主要供應鏈更多的還是依賴來自南洋的糧產。
如今北方才遭遇黃河決堤,基本連日本人都捉襟見肘,又怎么可能把糧食賣給他秦晉。
嘆了一口氣后,對著熊仕諱和李鄺道:
“就按齊主席說的辦!”
二人無奈,也知道如今全國糧食緊張,能夠給底下的難民保條命已經是閩中政府最大的努力了。
只得點點頭帶著秦晉去城外視察。
由南昌守備團開路,內衛駕駛軍車隔開人流,一眾地方官員跟隨,在一處處粥棚視察難民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