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位村正糧長在桌邊小心坐好。
與青原伯同席,其實他們各個都是心中緊張。
都是只坐了半個屁股。
然后小心的望著上首青原伯的臉色。
見眾人還是有些緊張。
李原一笑,一揮手,幾名官婢走了進來,給這些村正糧長上了茶盞。
伯爺居然還賜茶,這讓幾人更是受寵若驚。
他們是連連擺手不敢接。
好在石磨村的村正,來過一次,明白規矩。
讓眾人好生接著就是。
大家捧著茶盞,心中思緒萬千。
伯爺這又是給座位,又是讓婢女奉茶。
李原對眾人越是客氣,他們的心中越是打鼓,心中暗自叫苦。
伯爺給咱們這么大的禮遇,這到底要交夠多少糧食才行啊。
到了此時。
反倒是河西村的村正,能淡然處之。
反正自己村子與青原伯簽訂的是食邑契書,只要按往年慣例上繳便可。
伯爺既然賞了茶,那我就品品味道。
其他人倒是沒有他這么淡然,都在等著伯爺進一步的吩咐。
在李原的示意下,一旁的譚云雙手捧過來了一摞文冊。
然后將這些文冊,每人一份的發了下去。
村正們將這些文冊接了過來,都是有些疑惑。
伯爺給咱們發這個東西,是什么意思?
一般能當上村正的,多少都是能寫會算的。
他們將手中的文冊展開,里面寫的是青原領,各村的耕地統計。
上面詳細寫有各村的土地畝數,預估今年的產量。
甚至還用圖繪制了各村土地的水源,上田與下田的面積。
李原這些日子可沒閑著,民政房的李忠組織人手,將各村的土地都進行了仔細的測繪。
甚至村子中一些偷偷開墾的土地,也被李原發現,記入到了文冊之中。
看到文冊寫的如此詳細,村正們各個是直冒冷汗。
這位伯爺太厲害了,有這些文冊在,自己村子想隱瞞些產量都不可能。
至于為什么給我們發文冊,在他們想來,自然是要敲山震虎。
告訴我們什么事都瞞不過人家青原伯的眼睛。
實話說,其實是他們想多了。
開會前準備好議題文書。
其實是李原從上一世帶回來的習慣而已。
比起空談,手中有材料自然決策的效率也會更高。
李原倒是沒注意
他往椅子上一靠,擺了一個舒服的姿勢,翻看著文冊的第一頁溫聲說道。
“河東村,八十五戶,現有耕地三千四百畝,畝產估算為兩石,今年產量預估差不多為六千八百石。”
“這個數字沒錯吧?”
聽李原給出的數字,河東村的村正是滿臉苦澀。
他擦了擦汗漬,口中連忙回道。
“伯爺說的沒錯。”
“今年的產量確實是這些。”
青原伯對河東村的產量估算,比自己都清楚,也沒什么好狡辯的。
只求伯爺,能給村中留下過冬的活命糧和種子便好。
李原又將手中的文冊翻了一頁。
“河西村,一百零五戶,現有耕地三千六百畝,今年土地干旱。”
“畝產估算為一石八斗,合計為六千四百八十石,沒錯吧?”
河西村的村正也是連忙點頭。
李原又一一點了其他幾個村子的產量,基本都是詳實的。
確認完各村產量,李原又對眾人繼續說道。
“那就說說今年的秋稅。”
“我領內七個村子,其中六個簽的是依附契書,自愿投效為伯府部曲。”
“一個村子簽的食邑契書。”
“這樣吧,先從沒簽契書的開始吧。”
聽李原這么說,河西村的村正是心中打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