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既然我們早有賭約。”
“曹家愿意認賭服輸,我并州義軍愿率隊歸附青原伯麾下。”
“若能得蒙收留,我并州六千軍民,愿為伯爺效犬馬之勞。”
說完,曹烈便屈膝跪地下拜。
曹家眾人在其身后,也跟著曹烈跪地行禮。
在大梁,行了歸附的認主大禮。
就相當于曹家與并州義軍,自愿歸附李原成為其部曲。
對于他們來說,在并州傷了那逍遙侯。
所以歸附大梁朝廷是絕無可能。
而在這北川道,有一位縣伯敢私下收留他們,已算是萬幸。
李原愿意接納他們,可說是擔著極大的風險。
此事一旦被朝廷知曉,李原與北川道將非常麻煩。
所以曹烈跪拜李原的時候,也在偷眼觀瞧這位青原伯的神色。
他想看看李原,是否真心實意的愿意接納曹家與并州義軍。
那位說了,并州曹氏擊敗了上萬官兵的圍剿。
帶著六千軍民,遠涉千里抵達北岸四城。
為何如此輕易的便投效了李原。
其實這事還真的不奇怪。
曹家在并州率軍舉事,外人看著霸氣。
其實對于他們自已來說,身心早已到了極限。
這所謂的義軍哪里是那么好當的,每日里要與官軍斗智斗勇,還要為麾下千萬人的性命負責。
壓力之大更是難以想象,曹烈那鬢角的白發與滿臉的風霜,便說明了一切。
并州義軍雖然抵達了北岸四城。
但其實也已經到了極限。
糧食一天天在減少,人心也在一天天的浮動。
曹烈心中明白,糧盡之日便是并州人馬的末日。
不用外人動手,內部爭奪僅存的糧食便會爆發內亂。
到那時六千軍民恐怕會一朝覆滅。
所以他幾乎每時每刻,都在承受著難以想象的巨大壓力。
正在這時,李原帶著商隊來到了北岸四城。
這位青原伯的出現,讓事情出現了轉機。
幼子曹仟更是敏銳的判斷出,李原的到來,應該是想看能否收降并州人馬為其所用。
這對于曹烈來說可不是什么壞事。
相當于是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,終于找到了冤大頭接盤。
身心俱疲的曹烈,巴不得把這一攤子的人馬立刻交于李原,自已得個清閑。
所以,剛才的那場比試。
其一,是曹家眾人,想借機摸一摸這位青原伯的真本事。
這其二,其實就是想尋個借口,讓李原這位冤大頭徹底接下這并州義軍的攤子。
所以當曹烈確認,這位青原伯確實是當世英雄之時。
他便毫不猶豫的帶著眾人,過來與李原認主。
不就是行投效之禮當部曲嗎。
只要你青原伯,愿意接手并州義軍這個爛攤子。
我們曹家便跟著你混了。
曹烈的爽快,倒是讓李原頗為的意外。
沒想到這位中年漢子居然投效的如此痛快。
見眾人跪拜自已,李原也是連忙雙手攙扶。
“曹首領快快請起。”
“眾位并州將士信任我李某。”
“愿歸附我青原,在下很是欣慰。”
“眾位放心,我必善待并州軍民。”
“并州兵馬的糧秣餉銀皆由青原伯府支應。”
“將士們仍各領原職。”
見李原毫不猶豫的接下了并州的攤子,曹烈的心中是長出了一口氣。
看來這位伯爺還真是一位有擔當的人物。
雙方既然已經議定歸附。
曹烈立刻通令麾下各部,從即日起,并州義軍全軍歸附青原伯麾下為其部曲。
更是下令中石城大擺筵席,犒賞全軍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