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金鑾殿回來,吏部尚書藤毅的臉色,十分難看。
“老爺,怎么了?”藤毅的結發妻子接過他身上脫下來的官袍,關切地問道:“陛下忽然召見,是有了什么急事?”
“唉!”藤毅嘆了口氣,滿臉郁悶。
藤府的眾人,誰也不敢多話,生怕這個時候觸犯了老爺,惹來一場禍事。
秦楓!
又是這個秦楓!
藤毅沒跟家人說起事情的原委,因為說了也沒有用。
好像一遇到這個叫秦楓的年輕人,他這位堂堂吏部天官,就要處處吃癟。
上次的灰頭土臉,那真是讓他在文武百官面前,都丟盡了臉面。
現在,又來?
雖然藤毅知道,此次圣上召見,秦楓詳細給他說的那個“流官制”,的確堪稱是奇思妙想,聞所未聞,稍稍思忖一番,愈發覺得其中妙用無窮,還真能從根本上解決一些就連剝皮楦草都難以解決的官場弊病。
可是……
架不住麻煩啊!
這可不是一般的小麻煩!
全國上下,有多少官!
秦楓你知道么?
根據我吏部的不完全統計,截至去年,我大明從上到下,一共有官員兩萬八千余人!
就算是排除一些不需要頻繁調動的官員,然后在流官制施行的初期,也可以先搞得動作小些,最起碼也是數以千計的官員要面對這條前所未有的新政!
別的不說,光是官員們的怨聲載道,就能讓整個吏部成了最終的萬惡之源!
好家伙!
秦楓你這也太會玩了!
水稻灌溉新法這種落名聲的好事兒,你給自己安上。
流官制這樣把人往死了得罪的臟活兒,你交給我?
就離譜!
不過,吐槽歸吐槽,活還不能不干。
畢竟這活兒可不是秦楓給安排的,是圣上給安排的,根本沒有任何推脫的余地。
藤毅黑著臉,直接就在府邸里,找來了吏部的兩位侍郎,還有吏部衙門中腦筋比較靈活,思維比較開闊的一眾大小官員,準備集思廣益,一同研究這個所謂的流官制,到底應該以什么樣的形式,在大明推開。
……
藤毅回到藤府,秦楓自然也要回到秦府。
只不過因為秦府不在京城,而是遠在淳化縣,秦楓花費了更長的時間,才終于回到這塊自己最為熟悉的地面上。
江西,暫時不用去了。
朱元璋得知秦楓的夫人懷孕之后,表現出很貼心的人文關懷,把江西布政司的后續工作,包括江西布政司使的重新選拔任用,千金陂的重新修建等等,都交給其他官員來善后。
秦楓則被允許回到家中,好好陪伴夫人,等待那個來之不易的孩兒降生。
這讓秦楓不禁啞然失笑。
畢竟現在他跟朱元璋已經算是心照不宣的關系,懷孕的正是大明公主朱鏡媺,封號集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