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南滅國的消息,漸漸傳開。
盡管是在洪武年間,不可能有后世那樣爆炸的資訊傳播速度,但地處南方的安南國,憑借地利的優勢,抗拒大明天威,并且拉開架勢欲要跟大明一決雌雄的消息,其實早就傳遍了東南亞幾乎所有國家。
一雙雙眼睛,從不同的地方,不同的角度,隔著萬里海疆,其實都在悄悄觀察著那個名叫安南的地方。
如今,塵埃落定。
沒有任何意外。
這是一場摧枯拉朽的勝利!
據說,大明征南元帥朱棣,只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,就橫掃了坡壘關,隘留關,雞翎關,并且在雞翎關前,徹底摧毀安南國引以為傲的戰象部隊,從而擊潰了對方的所有信心,選擇舉國投降。
從今往后,不再有安南這個稱呼。
那片土地,將被稱作交趾布政司,作為大明行政區劃的一部分。
一雙雙帶著驚懼的眼睛,悄悄收了回去。
但他們很快就得知,那位一戰便奠定了不凡地位的征南大元帥,也正是如今大明皇帝的親生兒子,朱棣朱元帥,回到京城只是短暫休整,之后便馬不停蹄,再次率領一支堪稱無敵天下的強大艦隊,開始巡視大明海疆范圍。
朝鮮國、暹羅國……等等這些跟大明隔海相望的國家,紛紛戰栗不已。
有了安南國的前車之鑒,再也沒有任何一個東南亞的小國,敢對大明提出的任何要求表示哪怕一點點質疑。
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!
臣服,大明帶來的或許是先進的技術,豐富的商品。
但若是抗拒王師,迎接他們的將是朱棣親自率領的虎狼之師,以及那些令人心膽俱裂的新型火器。
如此,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,朱棣已經按照秦楓的具體指點,橫掃整個東南亞地區,將海圖上的那三個錯落有致的圈子,完全納入大明的控制范圍內。
到洪武十四年的時候,大明已經真正做好了遠航的準備。
除了東南亞海域的一個個國家,就是大明在海上的一個個補給站之外,工部這些年也一點都沒閑著!
曾經在楓蘭縣學里只是個小透明的楊開天,如今已經是舉國矚目的青年才俊,在秦楓的一手安排下,楊開天不經過科舉,卻也進入工部,如今已經破格提拔,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工部右侍郎。
而楊開天負責的事情很簡單,遠離任何勾心斗角和朝廷爭斗,只讓他專心負責已經隸屬于大明工部的工物工坊。
被完全解放了天性的楊開天,也沒有讓老師秦楓失望。
從洪武八年,到洪武十四年,短短六年的事件,從工物工坊里研發出來的新技術,新武器,速度之快,甚至連秦楓都為之咋舌。
倘若不是細節對不上,秦楓甚至以為,楊開天是另一個穿越者呢。
令人歡欣鼓舞的科技樹,被依次點亮。
朱棣征服大海的同時,工部也將海船的新技術,至少更新了三到五個輪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