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祚兩百七十六年?
這些從心聲里聽到的故事,固然讓朱元璋心中激蕩,但畢竟是發生在另一個時空,也無法形成最直觀的對比。
但是今天,對比出現了!
朱元璋竟是微微愣怔,目光像是望著秦楓,但腦子里卻一分為二,呈現出極其鮮明的對照。
一邊,是剛才秦楓描述的那種陶罐填滿火藥的地雷,還有射程只有區區三里的洪武大炮。
另一邊,則是現在大明工部生產的各種轟天雷,神火炮,洪武天雷,開花彈,穿甲彈……
三里?
唉!
三里是什么東西!
現在工部生產的最新型號的火炮,足可以將炮火鋪滿三十里外的任何目標,實現精準打擊!
秦楓的心聲里,有過這么一句話:
真理,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。
也就是說,倘若現在這個大明,跟秦楓所處那個時代的七百年前的大明,要打上一仗的話,那么咱的火炮開始“講述”真理的時候,對面只能乖乖聽著,足足要聽上二十七里的“真理”,才能開口說話……
這二十七里的差距,意味著什么,朱元璋作為最優秀的軍事統帥,自然比誰都清楚。
“陛下?”
秦楓見朱元璋神色愣怔,表現異常,不能確切知道這位大明皇帝在想些什么,便停了下來,有些小心地問道。
“沒事。”朱元璋擺了擺手,將思緒收了回來,淡淡道:“后來呢?這些大炮,在嘉峪關,跟帖木兒的大軍交戰?勝負如何?”
“沒有。”秦楓搖了搖頭,道:“朱棣除了以上這些準備之外,還命令錦衣衛散布假情報,說明軍已經與金帳汗國結盟,隨時可以威脅帖木兒的后方,讓他投鼠忌器,不敢將大軍過分深入。”
嗯,老四可以。
這種計謀,朱元璋反而不以為意,遠沒有之前對比火力時帶來的震撼巨大,只是微微點頭,心想老四至少沒有輕敵,不過若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,還篡什么位,靖什么難。
“這一戰,其實并沒有打起來。”
秦楓見朱元璋神色微微急切,便沒有繼續賣關子,微笑揭曉答案,道:“帖木兒也算是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,他籌謀多年,雖然手段難稱光明正大,卻的確是讓帖木兒汗國發展到前所未有的巔峰狀態。”
“關乎這一戰究竟誰勝誰負,在我所在的那個時代,史學界也有爭議,但可以肯定的是,大部分學者都認為大明必勝,只不過是爭論勝利付出的代價如何。”
“此事容后再說。帖木兒的東征大軍,行到錫爾河畔訛答剌城的時候,帖木兒忽然間發了暴病,來得極為兇猛,竟然就此病逝。”
“因為死得太過突然,帖木兒并沒有時間去安排好妥當的后事,導致繼任者為了爭奪汗位,很快就陷入內戰,讓轟轟烈烈的東征計劃,就此流產,不復存在。”
這……
原來如此。
朱元璋愣了片刻,本以為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東西大戰,沒想到竟然因為這么近乎荒誕的理由,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。
“后來呢?他們內亂之后,又來進攻大明了么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