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東,這些事,以后你不要摻和了。”
“我們怎么做,是我們的事情。”
“你下面好好的想一想如何發展慶和縣,馮家棟和田啟立都是可以信任的領導,你好好配合他們,把慶和縣經濟搞起來。”
“靈云市經濟能不能提高,關鍵就在于你們這幾個窮縣。”
“只要你們的經濟提升顯著,靈云市就有希望成為省內地級市第一名。”
“現在靈云市gdp在吉江省內排名第三,除了省會北春市之外,只有石原市在我們面前。”
“慶和縣但凡能把gdp提升兩倍,靈云市就有希望超越石原市。”
關木山看向楊東,語氣凝重的開口示意。
楊東的工作重點一定要放在發展經濟上面,哪怕紀委書記也要為發展經濟服務。
看似副縣長的職務,是楊東地位最低的一個。
但是無論是縣委常委,還是縣紀委書記,都是為他這個副縣長職務服務。
楊東只有在行政領域干出實實在在的政績,才能夠真正一腳邁到正處級實職。
“好的,關叔,我知道,我心里明白怎么做。”
楊東鄭重的點頭,他知道自己工作重點,也知道自己目前應該做什么。
蘇系和科系的矛盾也好,背后人的算計也好,都不是他該參與的。
他只是幫著蘇系搞清楚事情真相,剩下的事情都是蘇書記和關市長這些大人物該去考慮的。
楊東知道這一點,所以也不會繼續在這里浪費時間。
“你們慶和縣在央視農業頻道的短片應該要播放了,這兩天你關注點農業頻道。”
“聽說曉燕主持人對你的短暫采訪,已經引起省領導和央視臺里領導的關注。”
“這是好的開始,能不能借此機會宣傳慶和縣,就看你的了。”
關木山現在是市長,他要考慮經濟發展,社會民生的問題。
楊東如果真的能夠把經濟搞上去,那絕對是最好的事情,也能夠幫他這個市長減輕壓力。
其實他之前從未搞過行政工作,老領導把他放在這么重要的崗位,的確有些拔苗助長的意思。
所以他更要謹小慎微,更要發展好靈云市經濟,不說提升多少,至少不能在他手里衰退吧?
其實靈云市經濟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資源枯竭,面臨著結構轉型。
一旦轉型不成功的話,墮落就是一兩年的事情。
而他這一任,就是在這個緊要關口上面,所以他這個市長不好做,很難做。
因此,縣區能否有新的發展,真的很重要。
“市長的格局很大,一邊被人搞心態,還要想著發展經濟。”
顧同在一旁笑著調侃一句,望著關木山。
兩個人能夠調侃,說明關系已經緩和很多了,和之前的關顧之爭氣氛不一樣了。
楊東見此,心里也就放心了。
時間一晃,過了三天。
2009年10月29日。
央視農業頻道,下午五點。
播放了由曉燕主持的節目《鄉土有約.國慶特別節目》
“觀眾朋友們大家好,歡迎收看本期節目。”
“這期節目,讓我們跟隨錄制組進入東北吉江省的一個小縣城。”
“這個小縣城是全國有名的特貧縣,全縣財政收入兩千余萬元,人均收入不足五千元,它就是位于吉江省靈云市的慶和縣,地處東北腹地,平原地帶,是一個無石油礦產資源的縣城。”
“主要的收入來源于農業和養殖業,漁業,林業。”
“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期的慶和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