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敏君目光從震驚變為復雜,最后化為濃濃的好奇。
“你為什么會這么問?鋰電池為什么要用作汽車發展?不能用于民航嗎?不能用于機電嗎?”
他想知道楊東到底是如何想的,有關這個方面。
自己論文可沒有這些東西,因為他也在找鋰電池發展的方向。
現在公司的鋰電池技術,其實已經趨于成熟了,可能部分環節上面還需要攻克一下,比如蓄電減少損耗,以及如何解決寒冷適應性的問題。
南方地區,夏季普遍高溫,而北方地區相對寒冷,尤其是東北地區,就算在國外也不乏寒冷的國家,比如加拿達,羙國北部,以及北歐等等。
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,用作汽車也沒用,冬天無法長時間使用,或者出現發電機損壞,鋰電池損壞的極端情況。
其實鋰電池這種技術并不新穎,早就在20世紀前葉就已經出現,到了七八十年代,已經開始應用,但因為技術不成熟,傳統資本力量強大等,始終無法出大量的商業應用。
是從2006年之后,逐漸有手機廠商使用鋰電池,以及一些電力車(電瓶車)開始使用蓄電池,鋰電池。
但是鋰電池放在汽車工業,目前還沒有這樣的廣泛商用的先例和討論。
小范圍肯定有,其實國外的二十世紀初,就有過嘗試,但當時都是內燃機,都是汽車工業,所以研究電車的很快就被噶了。
“曾總,這些話題,我相信以后能聊,但現在我們不聊。”
楊東笑著開口,委婉的選擇不回答曾敏君的問題。
有些時候,釣著別人的滋味,更好受。
當然現在的曾敏君還沒有成功,如果是十年之后的話,自己這個縣級領導,根本沒資格在人家面前談這些,裝腔作勢。
“不過我可以猜測一下,曾總來到吉江省做學術討論研究,應該是跟汽車行業有關系吧?”
楊東穩操勝券的笑容,篤定的問。
因為整個國內的發展,汽車領域的話,北春市才是汽車搖籃,東方底特律,不是開玩笑的。
這里誕生了全國第一臺汽車,第一臺解放卡車,甚至后面的高鐵動車也是從這里開始,這里是搖籃,是專業性最高的城市。
北春市擁有一個國家資本的汽車企業,那就是第一汽車制造集團,簡稱一汽。
雖然還有上汽,廣汽等等,但那些都不過是后期組建。
國內汽車的話語權,永遠在北春市,在吉江省。
如果曾敏君不想把鋰電池應用到汽車上,他怎么會出現在這里?
八閩省人,經常在港城,跟東北八竿子打不著的人,出現在吉江省,本身就說明一切問題。
曾敏君豎起大拇指,對楊東這個年輕干部,現在開始佩服了。
這個判斷力,洞察力,絕對是頂級的。
有這樣的判斷力,洞察力,以后發展絕對不會太差。
“楊書記想招資,不知道有沒有適合我們公司的?”
曾敏君開口問楊東。
這個時候,他心里已經打算投資了。
他的公司,他說了算,不需要別人替他決定,這就是作為創始人的優勢。
“我們慶和縣距離北春市很近,而且慶和縣包括靈云市,也有配套的汽車零件產業,除此之外,我們慶和縣一年內要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。”
“這不,金廳長就在這里,已經有意向為我們慶和縣爭取一條縣級公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