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不是說平民子弟好,平民子弟貪官很多,也不一定都會為老百姓考慮問題。
楊東說的只是一個基本的要素,那就是對基層足夠了解。
也并不是說家族子弟不好,一樣有很多踏踏實實傾聽民意的家族子弟干部,做的很好。
任何東西,都不是你跟他的定義,都不是極端的考慮問題,都不是零和思維,而是類似陰陽之道,類似辯證之說,互相交融,互相學習,互相探討。
真理是辯出來的,不是生出來的。
“的確,這一點,我不如你。”
賈豐年點頭笑了,他現在經歷這么多,他承認,他不懂老百姓,所以做出決策之后選擇才有問題。
其實他做的事情,跟楊東做的事情,都一樣。
他要拆除十二棟筒子樓,楊東也是要拆除十二棟筒子樓。
他要拆除筒子樓蓋新房子,建商品樓,楊東也是一樣。
他要求住在十二棟筒子樓的老百姓盡快搬出去,楊東也同樣要求。
楊東也認可他的決策,也認可他的想法。
但是,兩個人最大的差距,就在于如何安撫群眾,如何解決群眾的后顧之憂,以及如何肯花費心思解決老百姓想要的結果。
楊東就有這樣的想法和能耐,他就可以當著幾千名老百姓的面,做出堅決承諾,并且用盡全力執行。
老百姓要搬走,但楊東會給保障,會給保證,會給后路依靠。
但是他自己完全是從政府層面考慮問題,人走了之后,這里怎么招標,怎么建樓,怎么能夠最大化的利用土地等等。
他考慮的因素里面,沒有老百姓。
老百姓在他眼里,只是人,也僅僅是人,一個‘自由’的人,僅此而已。
“我們黨靠的人民打天下,靠的是工農群眾革命取得成功,我們依靠的也是人民。”
“你不解決老百姓所需的事情,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?”
“你想讓老百姓配合你,那你首先得讓老百姓信任你吧?”
“信任是相互的,尊重也是相互的,而不是因為你是官,你說話就好使。”
“唐太宗說民如水,君如舟,水可載舟亦可覆舟。”
“道理都是一樣的,老祖宗幾千年的時間里面,不斷的重復著歷史的怪圈,核心問題就是人和土地。”
“你不把人當人,你不為老百姓考慮,就會失民心。”
“但失民心,不代表會失去江山,這兩者中間有個緩沖期。”
“而緩沖期是由土地決定的,土地一旦從老百姓手里失去,那么就會加速爆炸的速度,最終江山傾覆,老百姓遭殃,舊貴族同樣倒霉。”
“我們為什么搞土地革命?為什么要讓人民擁有土地,就是為了打破這個怪圈。”
“從古至今,只有我們真正的做到了土地歸于人民,其他的不管是井田制,均田制,封田制,私田制,當權者考慮的永遠都是貴族和地主的利益。”
“就像你把十二棟樓的人限期趕走,道理是一樣的,你在奪他們的命根子,人家不跟你急都怪了。”
“當然,他們的房是公有制發房,是當初國企工廠發房,只有使用權,沒有所有權。”
“但因為歷史的原因,國企工廠破產了,可這個代價不應該由老百姓來承擔,他們承擔不起。”
“因為他們本就一無所有,你讓他們的限期搬走,只能是雪上加霜。”
楊東一邊喝酒,一邊擼串,一邊跟賈豐年聊天。
兩個人就像是初出茅廬的兩個公務員一樣,在這里探討大事。
賈豐年不說話,只是一邊跟楊東碰杯喝酒,一邊擼串。
但他的確在仔細的聽取楊東的觀點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