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們說要按部就班,要按照任期來,按照資歷來。”
“可如果真的按照國家的規定,三年三年又三年,五年五年加五年,一個干部擔任副廳級的時候,年紀至少是五十歲了。”
“擔任副省級干部,年紀至少是六十歲。”
“等到了國家層面的領導,g2的級別至少要七十五歲。”
“至于g1,恭喜耄耋之年的老人,如愿以償擔任g1。”
“這像話嗎?”
“所以不可能永遠都按部就班的提拔干部,對于一些優秀的干部,就應該走捷徑,就應該提前提拔,破例提拔。”
祁秀萍的話,震耳欲聾。
“祁書記,問題是楊東之前已經一年提三級了啊。”
市委宣傳部長程大勇開口,提出質疑。
“那又怎么樣?一年提三級,是楊東同志之前的功績換來的。”
“跟這次提正處級縣長,有什么關系?”
“過去的功績讓楊東同志從副科到副處,那是人家的本事。”
“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就是把楊東同志的貢獻確定下來,再提拔一級,有什么關系?”
祁秀萍反問程大勇,問道。
程大勇聞言沉默,不再說話了。
“祁書記啊,我說句話吧,楊東同志表現的確優秀,但一年提正處,未免有些夸張了吧?我們靈云市從未有過先例啊,別說是靈云市了,省委都沒有啊,三十歲前就是處級縣長,這…會不會太夸張了一些?”
“要知道,拔苗助長,可不是好事啊,不利于我們年輕干部的發展啊。”
常務副市長譚龍皺眉開口,對這件事提出異議。
尹鐵軍在一旁見譚龍反對,剛要開口。
但話又被祁秀萍搶先了。
“什么叫拔苗助長?拔苗助長有個前提,那是苗。”
“楊東同志還能叫苗嗎?人家在慶和縣已經堪當大任了,主持工作井井有條,梳理經濟發展清晰之極,搞直播問政勤勤懇懇,建設工程如火如荼,修路也是熱火朝天,反腐更是猛烈如虎,從不懈怠。”
“這樣的干部,怎么能用拔苗助長?”
“甚至都不需要我們拔,人家已經成長了。”
“所做的事,所想的事,所干的事,楊東同志已經是半個縣長了,那我們為什么不直接扶正那?”
“組織難道缺魄力?”
“至于什么三十歲做縣長很夸張,其實夸張嗎?不見得。”
“沒有先例就創造先例,沒有事實就創造事實。”
“全國范圍內三十歲的縣長也不在少數,隔壁北遼省就有一個30歲的縣長,中原省也有兩個三十歲左右的縣長。”
“東浙省的三十歲縣長,更多。”
“請問,這些是不是先例?”
“省內沒有,就不能搞?”
“市里不常見,就不能搞?”
祁秀萍今天是火力全開,硬懟著譚龍一頓輸出。
要知道譚龍可是她曾經的下屬,她是譚龍的老領導。
但這一刻,她不管,她現在就一件事要做,把楊東提拔到正處級。
譚龍苦笑的不敢開口了,老領導今天這是怎么了?
關木山和侯勇對視一眼,都心知肚明的搖頭一笑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