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地方就是這樣,越是干旱水越金貴,就越不放水。
于是趕緊回應道:“高省,你說的這些情況,我們會立即跟當地部門反饋。”
“確保農業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。”
高育良知道這也不是他一個人能決定的,于是就沒再多說。
最后總結道:“不管怎么樣,我只有一個要求。”
“就是各地一定要做好抗旱、防汛的準備工作。”
“堅決不能在出現災情的時候,準備不足。”
……
開完會之后。
高育良最不放心的,還是巖臺市。
因為巖臺市情況特殊,山區多、水庫多。
山多的地方,就容易聚集氣流,從而引發強對流天氣。
所以高育良單獨給巖臺市一把手,書記謝保平打去了電話。
很巧的是,這個謝保平也是漢大畢業的,曾經是他的學生。
前幾年在京州市檢察院當院長,后來調任巖臺市擔任書記。
電話接通后,高育良開口道:
“我是省委高育良,讓你們謝書記接電話。”
接電話的人一聽是高育良,立馬回應道:
“報告高省,我是巖臺市辦公室主任陳非。”
“我們謝書記今天下去調研了。”
“需不需要我馬上通知他一聲。”
高育良一聽,說道:“算了。”
“你們胡市長在不在,讓他接電話。”
電話那邊立即回應道:“胡市長在,我現在就去叫,您稍等高省。”
市長辦公室。
巖臺市長胡云山,正在跟一個人爭吵。
這個人就是,巖臺市下屬巖山縣的縣長李叢林。
胡云山指著李叢林說道:“你說話得負責任我告訴你。”
“巖山水庫大壩,是市重點工程,設計建造那都是經過嚴格論證的。”
李叢林爭辯道:“胡市長,可是縣水利部門的人匯報,說大壩確實發現不正常的陰水現象。”
“您最好還是請省里水利廳的專家,還有設計、建造方過來看看。”
“這萬一要是出了什么事情,那后果可太嚴重了。”
“李叢林。”胡云山指著他吼道:
“你少給我烏鴉嘴。”
“當初建大壩的時候,你就一個勁兒反對。”
“我說你的眼光,能不能放的長遠一點兒。”
李叢林身為巖山縣縣長,當初確實反對在巖山水庫建大壩。
因為他們巖山縣,老百姓吃水用水,農業灌溉都是靠巖山水庫。
沒修大壩之前,想用水就用水,非常方便。
可是大壩一修,水庫蓄更多了,但是相應的發電、養殖、旅游也搞起來了。
自然而然,水庫的管理權就被市里給收走了。
他們巖山縣再想用水,就沒有那么方便了。
因此市長胡云山認為,李叢林反映大壩有問題。
純粹就是因為當初他反對建大壩。
李叢林還想開口,市委辦公室主任陳非敲門進來了。
看到兩人似乎在爭吵什么。
不過他沒管太多,直接對胡云山說道:
“胡市長,高省請您接電話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