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就比大劍,銃槍略短一些的雙手錘,在著甲后,身材高大的江秉手里跟個單手錘似得,而江秉使用它的方式也基本跟單手錘沒差。
恐暴龍囫圇吞棗似得吃了些獵物,總算暫時緩解了饑餓,便轉頭就又盯上一行人。
它按照了平日里的捕食習慣,先是仰天咆哮試圖恐嚇震懾敵人,隨后滿嘴的龍屬性能量溢出咽喉,充斥著唇齒間,為接下來的攻擊進行附魔。
恐暴龍助跑兩步,竟然直接高高躍起,像是個肉山似得直接砸向江秉。
‘轟!’
這動靜說是地動山搖毫不夸張。
幾名矮小的老年龍人族學者甚至直接被震倒在地。
江秉卻不知何時移動到恐暴龍身側,在對方搖頭晃腦的從震蕩帶來的反作用力中恢復時,高高舉起錘子,掄圓了就給對方來了一記痛摜天靈。
江秉的力氣有多大?
可以這樣說,這只恐暴龍連腦袋帶著上半身直接被夯在了地面上。
此世界的獵人們使用雙手戰錘時,因其沉重的重量,往往會依靠提前積蓄的斗氣在合適的時機短暫爆發出成倍的力量,從而帶動對他們來說也十分沉重戰錘打出爆炸的傷害能力。
這也就導致一個現象,相比雙刀,半手劍,蟲棍,太刀此類講究連綿不斷的進攻,在不斷的揮砍中持續活化身體,加強斗氣輸出的戰斗方式,戰錘、巨劍乃至輔助向的狩獵笛都講究精準把握時機,主宰戰斗節奏,用間斷性的爆發來削弱敵人。
當然,以上這些對于與江秉來說都不適用。
相比于此世界的獵人的力量體系,江秉走的壓根不是一個路子,除去有把子力氣,他可沒有斗氣可以調用。
好在他有副好身體。
按照以往的戰斗節奏,他打出這一記蓄力錘擊后,就會陷入短暫的真空期,這時候成熟的獵人同伴們就會用其他手段填充對于怪物的壓制力,為同伴爭取到再次調動,壓縮斗氣的時間。
而同伴的攻擊則反過來也會為自己再提供喘息的時機,兩方相互相成,可以形成連綿不絕的壓制力。
這就是普通的獵人們在狩獵強大的怪物時,往往都會組團狩獵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塔壇也是這樣做的,但是他的槍口都已經抬起來了,卻發現突然出現的神秘獵人并沒有閃身退開的意思。
面對恐暴龍反擊式的頭槌,他又掄起來了戰錘,狠狠將恐暴龍抬到一半的腦袋給砸了回去。</p>